孩子學不進去又不想動腦這是怎么回事
小鬧斧的麻麻
2023.11.04 23:55
537瀏覽
1回答
徐愛月媽媽
很多孩子都普遍存在學不進去又不想思考的問題,這個主要在年紀小,上小學的孩子身上出現,如果家長們不及時的引導孩子,很可能會造成孩子厭學,那么,怎么改變孩子這種情況呢?孩子一旦有進步,要大大地表揚他,讓孩子樹立信心和積極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孩子學不進去又不想動腦這是怎么回事?
1、有畏難情緒。
學習時有一點沒聽懂或是漏聽了,孩子心理上就產生了畏難情緒,覺得自己反正也學不會學不懂,對自己沒有了信心,這時候即便遇到能做出來的題,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動腦筋。
2、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
孩子上網課不動腦筋記重點,那是因為那會兒孩子的腦袋忙別的去了。玩心大點的、或是專注力差點的孩子,自己在家上網課沒有老師監督、沒有同學互動,往往就很難專注于老師所講的內容,腦子很容易隨時神游去了。
3、惰性已成為習慣。
有些孩子習慣了等著“喂”,可能是因為平時家長輔導得很多,他們聽課和做題時已經形成了惰性,懶得聽懶得想懶得思考,反正后面家長還要干預很多,家長還要幫著輔導。這不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學不進去又不想動腦怎么辦?
一、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愛思考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想象力豐富。我們不妨通過一些有趣的訓練,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戲,一起畫畫,一起重新創作故事,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愛上思考。
二、積極、平等、鼓勵性的交往方式與孩子溝通。
例如孩子從學校回家后,家長可要求孩子回想、講述學校老師上課的內容,重溫當天所作所為。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也不能呵斥,應耐心引導、鼓勵。通過愉快的交流方式,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鞏固老師傳授的知識。
三、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每天請他合理安排學習計劃,當然一定要給他玩的自由,不要全天將孩子拴在書桌前,那么孩子因為向往去玩兒上課時神游就無法避免了。
合理分配好玩和學習的時間,建議他上課時多思考多互動,不懂不會的家長不要給他講,讓他自己去通過微信等聯系老師請教。有了這樣的壓力,孩子就會提高自我要求,學習時也會多專注一些,多動一些腦筋。
四、降低問題難度,引導孩子積極思考。
當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孩子回答不上來時,父母和老師應及時調整所提問題深度,由簡單到復雜。
比如向孩子,一年有幾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什么花?如果孩子回答不出,就可以有意識地帶孩子到戶外去觀察當時的花、草、樹、木的特點,讓孩子去記住現在是什么季節,有哪些漂亮芳香的花卉。
五、教會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對不擅長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和老師可教給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有意培養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
例如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一起游戲,為孩子創造機會結交朋友,學會相互交談。通過交談,孩子表達能力可得到增強,并學會與其它孩子相處,性格可變得開朗,精神愉快,關系融洽。
上一篇:孩子放棄讀大學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想轉學是什么心理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