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小耳朵寶寶
2023.11.06 23:52
509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實遠不止于此,從品行到習慣,從言談到舉止,孩子的言行舉止,往往都隱藏著父母的影子。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有必要謹言慎行,做出盡量正確的示范作用,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習?
1、父母應該和孩子多多交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營造安靜的學習氛圍。如果孩子已經步入初中,可以讓孩子自行制定學習計劃,交由父母監督。
2、鼓勵勝過表揚和打罵。當時孩子考試失敗時,對孩子大加指責埋怨,嚴加管教,往往會使孩子恐懼考試,回避學習,不愿再做出努力。
有的家長如果只懂得表揚孩子,反而讓孩子無法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正確的做法是,不管孩子學習如何,多鼓勵他克服困難,肯定他的進步,孩子才能更有信心。
3、平時可以向孩子的老師、同學、或朋友了解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所在。了解這些:孩子上課是否用心?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么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么?興趣是什么?這樣能幫助爸媽更好地解決孩子的學業問題。
4、要有正確的分數觀。家長對考試分數的種種不合理態度,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影響很大。因此,要正確看待考試分數。考試分數固然很重要,但它畢竟是表面的東西,它只是衡量學習成績的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
5、協助孩子制定自己的目標。幫助孩子定目標,不是家長的一廂情愿,而是要引導孩子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目標。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認可,才能激發孩子完成目標的興趣。
6、分析孩子的學習方法。有的孩子,成績總在某一水平上,難以突破,學習態度、習慣也較好,這往往是學習方法問題。應該一科一科地分析學習方法存在什么問題,采取改進措施。
7、不是學的時間越長越好。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帶孩子從事一些放松的游戲。張弛有度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孩子學的更開心,而且能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更好的集中精神,提高學習效率。
8、要運用方法和手段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可以這樣說,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后來的日子里,不用家長的催促,孩子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9、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帶有明顯的個性特點, 比如預習習慣,復習習慣,作業習慣,查閱資料的習慣,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等等,都需要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給予指導,并形成固定學習習慣。
上一篇:孩子小學可以轉學嗎
下一篇:小學生不寫作業怎么懲罰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