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小糖果丫丫
2023.11.11 14:29
505瀏覽
1回答
徐愛月媽媽
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呢?家長需要心平氣和去了解孩子,跟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從而給予慢慢的開導和教育。
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
1、不要強迫孩子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無法控制孩子,只能耐心講道理。小孩子也要講理,一件事幫她分析一件事做了什么后果,如果他執意要做會有什么后果,假如他非要不聽,吃了虧了自己該怎么辦,孩子一定要自己來,就讓他試一下,父母不強迫孩子。
2、和孩子共情
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這之后,他就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樣,乖乖地聽家長的話。比如:孩子在浴缸洗澡玩玩具,水都冷了也不愿意起來;去商場買東西,看到玩具非要買,怎么說都不聽;在小區玩,到了吃晚飯的時間還不愿意回家。
家長希望孩子做出的行為,大多是依據自己的想法,遵循成人世界的時間和節奏,但孩子也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有時候和家長的想法不同,是很正常的,不能一味地責罵孩子,朝孩子發火,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更重要的是,粗暴的語言會破壞親子關系,傷害孩子的心。
3、學會傾聽
喜歡對孩子講道理的家長,想要說服孩子聽自己的,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事情,聽聽他的感受和想法。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對事物的立場和看法是有很大區別的,家長不應該只以自己的感受為準繩,而忽視、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主動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才有機會了解到孩子不聽話、不配合這一表面行為背后的緣由,避免誤解了孩子。
4、使用恰當的溝通方式
孩子聽不聽話,還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密切相關,尤其是說話的態度和語氣。心理學中有一個麥拉賓法則,也是人際溝通中最底層的邏輯。它說的是: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時候,55%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傳達的,如手勢、表情、外表、妝扮、肢體語言、儀態等等;38%的信息是通過聽覺傳達,如說話的語調、聲音的抑揚頓挫等等;剩下只有7%來自純粹的語言表達。所以家長可以多用商量的語氣,少用命令、威脅的語氣。
5、多用簡單的提示代替重復的嘮叨
孩子拖延到很晚還不洗澡,比起一直催他:“趕緊去洗澡!”“你洗不洗?”這樣的表達更好:“已經很晚了,該洗澡了。”嘮叨和催促,容易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越來越不配合。簡單、明確的提醒,更能調動孩子做事的主動性,慢慢形成自律。
6、注意面部表情
其實家長利用長篇大論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根本是聽不懂的,即使聽明白一些,轉個身就會忘記,所以聰明的家長一般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的面部表情可以嚴肅一些,但如果孩子做對了事情,家長可以面帶笑容的輕聲細語的跟孩子講話,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聽”懂,所以家長不妨可以試試這一招。
上一篇:發現女兒早戀怎么溝通
下一篇:孩子沉迷網絡家長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