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易怒脾氣暴躁是怎么回事
小柚子寶媽8
2023.11.12 16:51
478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小孩易怒脾氣暴躁是怎么回事?
一、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出現問題。
孩子脾氣壞、難于控制也是父母與孩子互動不良的表現。一些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情緒總是能被父母接納,會很自然地表達苦惱、高興、焦慮、傷心等等;而另外一些孩子,則用反抗來表現。
二、大人的暴躁示范。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動作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大人遇事愛著急,孩子也會變得愛著急;如果大人發脾氣、摔東西,孩子毫無疑問也會好發脾氣、愛摔東西。
三、父母教養方式欠妥當。
過分溺愛也可能導致孩子愛發脾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不僅得不到遏制,反而會因此滋長,形成惡性循環。父母溺愛孩子,任其為所欲為,有求必應,孩子就會傾向于利用父母的讓步實現自己的愿望,而孩子的需求一旦沒有得到滿足,而就會發憤怒情緒。這種放縱失教的情形,會養成他們的暴躁性格。
小孩易怒脾氣暴躁怎么引導?
一、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發脾氣,家長也發脾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得問題升級。動手以暴制暴并不會解決孩子不當的行為處事方式,令孩子沒有安全感。如果父母碰到孩子的言行不當,應該和孩子明確指出來,并告訴孩子父母所希望的樣子,如果動手,只會增加他心中的不滿情緒,以后出現問題,自己也會動手解決。
二、教會什么是尊重。
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尊重其發展規律和性格特點,尊重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減少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的次數;其次,在日常人際交往過程中禮貌待人、理性處理沖突,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和喜歡;最后,就是要給孩子做榜樣,家長要有禮貌,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在孩子幫助自己時,要積極回應:謝謝。不要覺得這樣做很假,其實這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
三、讓孩子認清發脾氣的壞處。
要讓孩子認清:為了一點兒小事就大發脾氣,容易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不尊重別人,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四、教會孩子溝通和發泄壞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自我的意識增強的階段,再加上學業比較緊張、壓力比較大,所以脾氣暴躁易怒,他們內心的壓抑難以宣泄,當壓抑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會爆發,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要過多的約束孩子的言行,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將情緒發泄出來,教會孩子去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使孩子學會與人溝通,減少矛盾。
五、讓孩子參加一些“磨性子”的活動。
比如,讓孩子參加學校或校外的書畫興趣小組,在書畫練習中陶冶性情;讓孩子一起剝毛豆,理韭菜,參加諸如此類的家務勞動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力和毅力;在雙休日,與孩子一起進行登山、遠足等活動,磨練孩子的意志,增強其自我控制能力。許多實踐證明,這些活動實施一年后,有發脾氣習慣的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六、開闊孩子的視野。
孩子在學校與家里長時間的學習,用腦過度,氣氛是比較緊張壓抑的,時間久了人就會變得很疲憊,性格也會變得暴躁易怒,因此家長可以定期帶著孩子出去放松心情,開闊視野,不斷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轉移注意力。可以帶著孩子跑步,游泳,鍛煉身體,用運動的方式釋放壓力;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讓他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
七、采取不理睬的態度。
當孩子大哭大鬧時,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態度,但必須使其意識到哭鬧是無濟于事的。等孩子停止了哭泣,能夠心平氣和地回答問話時,再去教育他。孩子看到成人態度堅決,自然會停止哭鬧,聽從教育。
上一篇:9歲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適男孩
下一篇:發現孩子半夜偷玩手機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