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么
小月媽媽
2023.11.12 16:57
539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對孩子來說會出現很多弊端,經常打罵孩子肯定會給孩子的童年帶來陰影,對孩子成長不利。比如,孩子養成暴烈的性格,孩子與父母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總之打罵教育并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進入中學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打罵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叛逆,離家出走等等情況發生。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么
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對父母忌恨報復
一位母親驚恐地說:“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來,險些砸在我的頭上。他還恨恨地說,‘走著瞧吧,過幾年再算賬!’想想兒子的話,我的心都涼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經常挨打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的性格,在行為上也是給孩子的攻擊性示范。當孩子與他人相處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有的孩子離家出走、浪跡社會、最終走上犯罪道路與父母的打罵不無關系。
五是使父母喪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個5歲的孩子挨了父親的打之后,指著父親說:“你有什么本事?就會欺負小孩!”父親說:“我打孩子反而讓他瞧不起我,當時真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家長除了打罵該如何教育孩子
1、逐步放開
不走極端。原來又打又罵,現在開始可以逐步減少,凡事看趨勢,看方向。只要我們能逐步的減少,那么家長和孩子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對于家長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每天有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而不是望著大目標卻總是做不到,三二下就泄了氣,也就無法堅持了。
2、尊重與平等
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代表了他有自己的想法、需求、理念和做法。你可以給他建議,但你無法絕對的去控制他。同樣,這個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改變。平等體現在哪里?他的觀點也是會得到我們的回饋,而不是一味的打壓。
這個要怎么做呢?寫下來會是長篇大論,簡單來說,先從看著孩子的眼睛開始,平視著,你會發現,這樣眼神的接觸會讓你尊重一個生命。如果孩子小一些,你也可以選擇蹲下來與孩子平視。
3、溝通
這需要我們換位思考,能體察孩子的感想感受,這樣的感想感受一定是在我們與孩子有平等與尊重的情況下,所進行的。
溝通不是單向的,不是你說他做,那種叫命令。
溝通是雙向的,你說你的想法,孩子說孩子的想法,最后我們達成一致。
上一篇:對叛逆的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下一篇:怎樣才能讓孩子上課集中精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