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離家出走怎么辦
欣欣媽媽
2023.11.14 11:37
458瀏覽
1回答
帥荃荃的爸爸
孩子老是離家出走怎么辦?
1、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的逐漸成熟使得他們有了成人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希望擺脫父母束縛,常常很自戀,有時候又會不自覺放大自己的缺點。他們渴望被尊重,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樣服從家長和老師,他們希望獲得像大人一樣的權利,因此常常會頂撞父母以彰顯他們的權利。同時,也非常在意他人,尤其是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將同齡人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
2、支持孩子的想法
青春期的孩子們很需要父母的支持,幫助孩子平衡依戀與獨立之間的關系。家長需要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孩子獨立的意識與探索的行為;同時,也能夠接受孩子受挫或失敗,給予孩子理解與共情,共同面對困難,幫孩子一起想辦法。
3、不要責罵孩子
孩子經歷了這件事后,已經感受到了周圍人找他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因為這種壓力而變得有些惶恐,甚至不敢面對家長。那么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再去批評和責罵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家長要做的是盡快讓孩子恢復到正常狀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其他的事以后再說。
4、多與孩子溝通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雖然與其性格密不可分,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沒有孩子真心離家出走,更沒有孩子不需要爸媽的愛護。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不上進”,家長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不嬌慣、不寵溺孩子,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畢竟,孩子在家里的歡笑聲,才是“家”這個音樂廳中最美的旋律。
5、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里是受關注的,但受關注不等于受控掌控,家里的成員對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是感興趣的。還要認真地審視一下你給孩子打造的家庭環境,是不是夠溫暖,孩子是不是有足夠的存在感,你的言語是不是經常傷害孩子。
6、學會與孩子共情
不評論、不批判,既是共情的基本要素,也是親子關系營建的基本原理。不評論、不批判、不帶著情緒與孩子溝通,才會知道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才會了解事物的本來相貌。
7、談責任談后果
因為離家出走,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他對家庭和學校要擔起責任,這種離家出走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逃避和退縮行為,對問題的解決是沒有幫助的。萬一在外面發生了很嚴重的事情,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當然,如果家長和孩子的矛盾暫時難以協調,可以讓孩子信任的老師或長輩來對孩子忠告。
上一篇: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下一篇:孩子早戀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