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有哪幾種
小米娜寶貝
2023.11.22 10:43
640瀏覽
2回答
星稀小可愛u
家庭教育方式有哪幾種?
第一、專制型。這類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嚴厲,提出很高的行為標準,并且對孩子采取體罰或者其他懲罰措施。從本質上,這種撫養方式只考慮到父母的需要,而忽視和抑制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獨立性。
第二、溺愛型。這類父母對孩子充滿了愛與期望,但是卻忘記了孩子社會化的任務,其很少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者施加任何控制。
第三、忽視型:這類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其既不會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為標準,也不會表現出對孩子的關心。這種極端的忽略嚴重阻礙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第四、權威型。這是利于孩子成長的撫養方法。這類父母對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對孩子的行為作出了恰當的限制,設立恰當的目標,并要求孩子服從和達到這些目標。同時,其表現出對孩子成長的關注和愛,會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觀點,并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決策。簡而言之,這種撫養方式的特點就是理性、嚴格、民主、耐心和愛。
第五、民主型。父母給予孩子健康的愛,所謂健康,就是不忽視,不溺愛,適當鼓勵和懲罰,讓孩子覺得安全; 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做決定,而不是父母包辦一切。 這樣的孩子更加自信、自立。
什么樣的教育方法才是理想的?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與否,跟教育成果成正比的。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深刻的影響。
2、說服教育勝過“批評懲罰”。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批評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3、學會尊重孩子的權利。與孩子有關的事情,鄙人決守時,能夠適當地聽取孩子的定見。并且,跟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在做決守時,能夠考慮采納一些孩子比較合理的定見。想要改動以往的家長教育觀念,首先要學會去尊重兒童最基本的權力,才干更好地進行家長教育。
4、重視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質,就必須從小好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從小就慢慢養成的。我經常給子女講道理,激勵子女要積極上進,努力學習。教育子女要按時完成作業,多閱讀課外知識。習慣養成了,我幾乎不用操心孩子的作業情況。甚至是寒暑假期間,金豐也自覺地每天做一陣子作業才出去玩耍。
5、重視和孩子的溝通。無論大人生意多忙,都要多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自信。要通過細心的觀察,傾心的交談,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了解孩子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
6、教導他關懷別人。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7、鼓勵他多運動。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8、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9、帶孩子外出接觸社會。帶孩子出去公園.社區.圖書館.風景區,或者走親訪友,進行社會社交,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