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小馨欣兒吖
2023.11.27 11:21
396瀏覽
1回答
小米娜寶貝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其實孩子在階段性里出現一些情況也是正常的,家長不可對孩子不理睬或者暴力對待。
如何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1、學會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像新學期孩子想要換一個新書包,但是卻因為之前的書包沒壞為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孩子的心情難免失落。孩子情緒上自然會出現波動,逆反情緒就很容易出現了。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再決定給不給孩子買,這才會減少孩子逆反情緒的產生。
2、把握好批評孩子的分寸
批評孩子也是一項很考驗父母的事情,批評太過度,孩子會覺得壓抑,可能下次逆反情緒更嚴重;批評的太輕,孩子就會以為沒太大事,還會一如既往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所以老子的中庸之道是很有道理的,在任何事情上,批評都要拿捏好分寸,不僅要孩子意識到嚴重性,還要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有反省。
3、尊重孩子的意見
在孩子對事情沒有認知的時候,父母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是不正確的做法,聰明的父母應該是先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印證自己的觀點,讓孩子直接看到哪個做法才是正確的。
4、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后,勒令以后不準晚歸。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后,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抵觸。
5、和孩子做朋友
家長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和孩子互動。尊重孩子會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訓常常帶來反感和對立,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因為教訓、命令往往基于個人的主觀意識,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留余地的說出孩子的評價,結果造成對方的不悅,所以家長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更好的走進孩子的內心。
6、給孩子獨立空間
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不要對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指手畫腳,要讓孩子自己獨立進行,父母要做的是經常關心孩子,給孩子出主意,提供信息、資源,對需要干預的事采取適度的形式,讓孩子樂于接受。
上一篇:孩子打架了如何處理
下一篇:孩子玩游戲不讀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