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聽話怎么教育比較好
家有倆寶
2023.10.06 16:43
510瀏覽
1回答
王子奇麻麻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孩子不聽話愛頂嘴,甚至面對父母的管教時,動不動就發脾氣,無視家長的教育,讓無數父母頭疼不已,其中以男孩居多,那么男孩不聽話怎么教育比較好呢?
男孩不聽話怎么教育比較好?
第一,用其他形式代替打罵。
雖說現在已經是文明社會,但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仍然有家長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但打罵能起到短暫的效果,還會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因而打罵并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例如:當孩子不聽話亂扔垃圾時,可選擇讓孩子幫忙整理家務,一方面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很辛苦的,不能隨意破壞衛生環境;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更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孩子不聽話時,用其他形式代替打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細心觀察,對癥下藥。
孩子叛逆,一方面是孩子懂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心里的主意也開始增多。當家長下達的命令與孩子內心想法不同時,他便不會聽父母的話。另一方面是家長沒有察覺到孩子不好的情緒,發現某些問題后直接吼罵他,導致其逆反情緒加重,便會反抗父母。因而,想要根治孩子的不聽話,首先要找對根源,對癥下藥。
第三,制定規則。
孩子對世界是好奇的,甚至有些“膽大”,但孩子不清楚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這就要求父母為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孩子明確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該做的,而且了解做錯事是要負責任的,這樣就會減少孩子不乖的行為。
第四,善用獎勵而非懲罰。
當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時,家長可選擇使用一定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孩子完成作業,比如寫完作業可允許孩子看半小時動畫片,或者玩游戲半個小時,這樣一來,他也更有動力去完成作業。
如果家長只知道對孩子大吼大叫,或者利用懲罰措施去威脅他,他就會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因而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善用獎勵反而比一味地使用懲罰手段更加有效。
第五,控制情緒,聽取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需要了解他不聽話的原因,而且需要尊重他的想法。往往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責怪,而忘記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不可能永遠與父母的想法保持一致,當孩子的想法與父母相悖時,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隨意用“不聽話”來定義孩子。家長跟孩子一樣,也在學習,只不過孩子學習的是如何與世界相處,而家長要學習的是如何跟孩子相處。教育觀念勢必會跟隨著時代的腳步而變化,家長若依舊墨守陳規,不懂得變通,必定適得其反。
男孩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父母的說話方式不對,導致孩子不愿意聽從。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父母總是喜歡用命令的口吻指使孩子做事,或者很強勢的告訴孩子不行,而且不給出理由,使孩子失去了和自己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樣就會壓制孩子表達想法的積極性,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說,然后也越來越不愿意聽。
第二,父母的強勢阻礙了孩子自主意識的發展。
中國的父母大多是比較強勢的,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孩子,是很容易聽從父母的。可孩子在兩歲就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他開始出現自主意識,他想自己選擇吃什么不吃什么,玩什么不玩什么。這時候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可以讓孩子在一定范圍內自己做出選擇。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的感受、想法置之不理,那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宣泄,他就可能出現不聽話、砸東西等現象。
第三,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不可估量。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做為家長,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表現的很偏執,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習了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在被拒絕、被批評后,甚至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采取相同的處理方式。表現得過于倔犟,從這個角度看,孩子是我們父母的一面鏡子。
上一篇: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做
下一篇:男孩青春期怎么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