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父母對打怎么辦
小青橘麻麻
2023.11.30 15:51
414瀏覽
1回答
小青橘麻麻
教育孩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認為普通教育是沒用的,因此一直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時間長了,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暴躁,還會打罵父母。那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跟父母對打怎么辦?
1、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孩子動手打人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二是有某種需求。了解了孩子動手打人的原因后就要對癥下藥,想引起大人注意的,爸爸媽媽要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注,有某種需求的,要耐心教導孩子用語言或者合理的方式來表達。
2、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對家長動手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然后溫和處理。可以放孩子冷靜一會,讓大家都有一個緩和的“平靜期”,既讓他看到家長是如何處理生氣情緒的,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氣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靜的。同時也需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來消化他的情緒,等孩子發(fā)現沒有了發(fā)脾氣的理由,自然會冷靜下了。
3、不能妥協
同孩子講道理一定要方式溫和,但是態(tài)度絕對堅定,一定要把這種“暴力”行為,扼殺在搖籃里。不要小看孩子察言觀色和欺軟怕硬的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守住家里規(guī)矩,要有原則性,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含糊糊,讓孩子鉆了空子。
4、建議孩子發(fā)泄不滿的其他方法
打枕頭、在無人的房間里大聲喊叫,在戶外跑步,或進行其他體育運動,或找人傾訴等等。寫情緒日記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活動、喜怒哀樂寫出來,自己與自己進行心靈的交流,可以緩解壓力,平和心態(tài)。
5、父母在孩子面前可以適當的放權
當父母與孩子之間權力之爭時,父母可以適當的放權給孩子,聽從孩子的想法,有時候孩子的想法也具有一定的道理。父母多加重視孩子的想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主導權和領導能力。
6、父母要學會向孩子多表達愛
在生活中,父母要學會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父母向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口頭表達,一些日常的行為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愛。當父母與孩子發(fā)生權力之爭時,積極的與孩子溝通,適當的給予孩子權利也是一種愛的體現,拉進親子之間的關系。
7、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相敬如賓、和言細語,對待老人也要尊敬、孝順、和氣,孩子自然會學習父母的樣子,對待家中長輩也表現出彬彬有禮的樣子。很難想象,如果父母對家中的老人總是橫眉豎眼、惡語相向,卻要求孩子尊重他們,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也一定不能打罵孩子,而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上一篇:孩子跟家長對著干怎么引導
下一篇:孩子跟不上學習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