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自律的方法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3.12.05 17:34
411瀏覽
1回答
星稀小可愛u
自律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自律性好的孩子他們會對自己進行自我督促,不用讓大人對其進行監督,就可以自己完成任務。同時自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質,將來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去,因此家長當家長發現孩子的自律性不好的話,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改善。
如何養成自律的方法?
1、不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當中,家長舍不得打舍不得罵,雖然我們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家長不可以溺愛孩子,當孩子的自律性變得很差時,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不斷教育孩子,才能夠讓孩子盡快學會自律。
2、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并執行。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孩子是不會有“我只能看一會電視”或“糖果我只能吃一顆”這種想法的。孩子不是天生就會自律的,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自律的前提是他律。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然后,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3、培養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自信是自律的基礎,可是孩子的自信是如何來的呢?孩子身上真正的自信不是別人夸出來的,而是孩子經過努力之后,真正體會到了快樂,然后才產生了強大的自信。讓孩子多體會堅持一件事帶來的快樂,這些快樂會帶給孩子極大的自信。
4、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興趣,會讓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興趣,也會使一個人愿意制定計劃,愿意堅定執行,因為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
5、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于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律性越強,相反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然而,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發誓,只看一集動畫片你保證,就吃一顆糖你發誓,殊不知,這些行為就已經把孩子自尊心水平降低到了0,而自尊心的水平降低,會導致孩子出現“他律”狀態,而不能自律。孩子的自尊需要父母持之以恒地培育與呵護。
6、父母要善于利用鼓勵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現代教育模式中,鼓勵教育是育兒界比較追捧的家教方式,因為鼓勵教育的內容是充滿積極性的,而孩子如果積極性得到提高,那么孩子的就會堅持自己的自律行為。因為鼓勵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來自他人的肯定,孩子將不愿意去辜負他人的期望,從而盡最大的努力來達到自律的目的。
7、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家長想要教好孩子學會自律,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孩子的自律,很大一部分是從父母那里學到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自律性很強的家庭里,那么他在生活中也會很自律,反之,則使孩子學到不自律的不良習慣。
上一篇:對于嚴重叛逆的孩子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做好高三孩子的家長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