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星稀小可愛u
2023.12.06 15:55
803瀏覽
1回答
媽媽咪呀
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完成了身體上的獨立自主,之后所進行的學習成長活動就是完成行為習慣和思維意識獨立的過程。從身體獨立成長為身心靈完全獨立自主是每個人生命成長的最高追求,每個人都不愿意被管控、不愿意生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呢?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1、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從小事開始,逐漸給予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想辦法的權利。不要怕孩子會做出錯誤的決斷,父母能在孩子做出錯誤決斷后,耐心地給予正確的分析和指導,并要求他們承擔自己所做選擇所帶來的責任,更能幫助孩子快速成長起來,長大后也就更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
2、激發孩子做事的欲望
多多留意孩子平時的興趣愛好或渴望,以此為“誘餌”,鼓勵、激發孩子認真做事的欲望,讓孩子有足夠的動力和明確的目標做好事情。
3、激發孩子的斗志心
在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后,父母應該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表揚孩子,這樣能激起孩子的昂揚斗志和自尊心,從而產生“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要想方設法完成”的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斗志進行鼓勵,孩子就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這樣就幫助孩子從心理上和行為上脫離了依賴的惡習。慢慢的,孩子也會學會用實際行動去捍衛自己的自尊心和榮譽感。
4、充分信任孩子
家長應該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代表你很信任孩子,而且你為他的努力而感覺到很驕傲。并且這也代表孩子擁有自由,并同時接受保護,所以說你應該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在孩子完成后給予孩子認可和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是正確的。
5、鼓勵參與家務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長,可以有效培養孩子更加獨立,更加負責。所以說試著給孩子安排一些可以完成的家務,比如說擦桌子,疊衣服,洗衣服等。讓孩子在實際中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6、學會承擔責任
要幫助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就算是你的孩子年紀小,也不代表孩子無法對一些事情負責,比如說喂喂小寵物,掃一下垃圾,澆一下花等,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將這些變成孩子的家務,這樣做會讓孩子感覺到被信任,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做事的責任感。
7、可以嘗試,但要承受結果
孩子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沒問題,父母要支持他,但是事前一定要告訴孩子可能的結果,以及自己要承擔和接受這樣的結果。很多時候,家長支持孩子的選擇,如果出現不好的結果,會幫孩子承擔,這樣就會讓孩子沒有擔當,養成習慣之后,就難以改變。
上一篇:如何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下一篇: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