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驅力的培養
王心寶貝5201413
2023.12.08 15:19
418瀏覽
1回答
寶貝吹泡泡
什么是自驅力?顧名思義,自驅力就是自我驅動的力量,即我們想要主導自己的人生、學習并創造新事物、做最好的自己的內在需求能力。例如孩子寫作業墨跡、做事情總是分心這都跟孩子的自驅力有關。那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驅力?可以從下面幾個方法做起。
孩子自驅力的培養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
一是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習的形式不應限于苦讀、做題,孩子天然地會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產生好奇,教育者要重視孩子的念頭,并積極回應,比如請他們分享或陪著一起深入研究。二是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是“有意思”的。在學校里,我們把學科知識編成歌曲,把背誦變成戲劇表演,把答題變成“智慧王限時挑戰”等,很多孩子學習起來興致盎然。
2、幫助積極歸因
當孩子取得一定成就或表現良好時,盡量少用“真聰明”“運氣好”或“你真棒”之類的話語表揚他們,因為前者不是孩子們能掌控的,后者則不夠具體。要引導他們將“我思考得深”“我練習得多”等視作成功的原因,使他們明白積極主動的努力才是根本。
3、增加個體成就感
要搭建平臺、創造項目,讓孩子們體會成功、享受成功,當他們嘗到了“我很擅長”“我做得好”“我成功了”的甜頭之后,不努力自己都不甘心。家庭里,家長可以向他們“求助”,拜托他們做有一定難度的事情等。這樣的小點子不怕多,反復多次,“看見”并肯定孩子每次的進步,長此以往,他們的內驅力就“生長”出來了。
4、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一個做什么,怎么做都無法自我決定的孩子,很難有動力去做別的事情,更不可能擁有自我效能感,把熱情真正轉移到有難度的學習上。允許孩子享受自己真正感興趣、喜歡的事物,即便看似“無用”,但這份主動性和熱情,由此及彼,為孩子愛上學習搭建起一座穩固的橋梁。
5、給孩子目標感
很多的父母都在抱怨孩子:學習被動、態度懶散,容易懈怠,甚至厭學。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沒有目標感。喪失目標感是孩子缺乏動力的主要來源,因為盲目的學習會讓孩子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都很低,慢慢地就喪失了學習的動機。因此,我們想要讓孩子“主動學”,就要為孩子建立“目標感”。與孩子一起制定目標,支持孩子去實踐,便能點燃孩子的熱情。
6、幫助孩子復盤反饋
復盤是自驅力建立的關鍵一環,也是很容易忽略的一環。復盤能幫助孩子鞏固所學,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時復盤會大大增加知識的留存率。而且,孩子一旦養成復盤的習慣,后續的知識鞏固就會變得很輕松。
7、父母與孩子要平等溝通
訓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獨具慧眼,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采用良好的溝通方法,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許多時候,訓斥和批評的硬性教育,只會適得其反。我們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會聆聽你的教誨。溝通只有站在平等的位置,才會更有效果。
上一篇:家里有高三的學生家長應該怎么做
下一篇:家有高考生家長該怎么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