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怎么辦
艾西兒寶寶
2023.12.09 16:16
609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家庭教育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大意。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孩子,同樣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是說在孩子不停的成長中,我們做父母的也必須跟上腳步,父母越能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那么親子關系就會越好,反之親子關系則會變得更差。
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好怎么辦?
1、給孩子獨立的自由空間。
孩子的成長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家長有時候管束過嚴反而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尤其是當孩子處于叛逆期時,家長對孩子管教越嚴厲,孩子反抗的就越厲害,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沒有變得更好,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反而變得更差。
孩子逐漸長大,他們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有了認知的能力,當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強行加到孩子身上,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所以,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給孩子留一片獨立的空間。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的處理方式十分重要,既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又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作為家長,我們要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教育家盧那察爾斯基曾言:犯錯誤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雖然很多時候用言語傷害孩子并非父母的本意,但是“打一巴掌給個棗吃”的行為對孩子的自尊心仍然有極大傷害,因此,父母在責罵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冷靜,弄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再酌情處理。
3、傾聽孩子的合理需求。
曾經有過一個關于孩子和父母聊天的調查,在所有接受調查的人中,只有百分之七的學生和父母每天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聊天時間,但是他們的聊天內容也僅限于學習和作業。而只有百分之一點六的學生會和家長聊關于夢想的話題。
4、擁抱。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擁抱的需要是個人安全感需要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人在與溫暖松軟的物體接觸時最容易感到愉快。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的皮膚在受到觸摸時對情感的體會最為深刻,身體的觸摸是表達某種強烈情感的最佳方式,中國家長一般比較注重物質分享與給予,忽視精神情感交流,而親子沖突常常是精神情感交流的塊失導致的。
5、寫信。
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溝通方式。當家長不在身邊遇到事情需要家長指引迷津時,運用這種溝通方式效果比較好。
6、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許多父母在外面極其注意說話方式,其實在孩子面前也是要非常注意的,不要命令孩子,或者左右孩子的想法,可以引導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是保障親子關系良好的前提。
7、陪伴孩子。
很少看到一家三口一起玩,實際上,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當父母與孩子一起玩耍時,孩子會感到父母與家人之間的深刻和諧感,也會讓孩子更加珍惜親子時光。
上一篇:做為父母應該怎么和兒子相處
下一篇:當孩子和同學發生矛盾家長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