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家長該怎么辦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王心寶貝5201413
2023.12.15 10:47
500瀏覽
2回答
含含媽媽
十個孩子有九個都會叛逆,所以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孩子開始叛逆了,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他們想要得到家長的承認與尊重,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只有對孩子多些尊重,少些干涉,才能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這個階段。
孩子叛逆家長該怎么辦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1、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孩子因心理不成熟,習慣用情緒表達自身意愿。如果家長用情緒回應,勢必是鋼刀對鋼刀。家長不發火,孩子無從火起。
2、不要和孩子較勁。
叛逆期的孩子比較固執倔強,心理又不夠成熟,我們要是還和孩子較勁,最終的結果大多是把孩子推向與我們對抗的那一邊,使得雙方矛盾升級,所以很多時候,改變孩子之前,我們應該先嘗試改變自己,讓孩子看到父母的改變,做一個好榜樣,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變化,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會為了反抗而反抗。
3、理解孩子。
作為父母應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獨立性和成人感,這是父母與子女關系協調的基礎。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強迫少年子女改變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生感到鼓舞,縮小父母與少年子女的心理距離,減少叛逆。
4、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要拿著自己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較,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如果以打擊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那么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5、做事多與孩子商量,給孩子主動權。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多跟孩子交流和溝通,問問他們的意見,確定他們的內心需求是什么,然后將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和尊重,重新建立對家長的信任和依賴,敵對情緒自然就消失了。
6、鼓勵肯定孩子。
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對于孩子的優點,父母要及時肯定,多表揚,那么這個優點就會一直保持下去。對于孩子的缺點,父母要給他改正的時間,同時多從正面引導他,慢慢督促他改正。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不聽話”等標簽,因為這樣孩子很容易自暴自棄,更難以改正缺點。
7、允許孩子說“不”。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當孩子說“不”的時候,家長不要第一時間反駁,讓孩子表達完整,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孩子才會對父母多一分信任。
8、給孩子積極引導。
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正向的勵志的書籍,叛逆期的他們現在也處在思想萌芽的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可以給予優質的指導和方向,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會更加順暢。
孩子叛逆有哪些表現?
一、盲目自負與自卑,情緒波動較大。
伴隨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他們對自我評價過高,經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優點,盲目自信,甚至會居高自傲、盛氣凌人,嚴重者發展為自負。經歷挫折和打擊后,又盲目自卑,一蹶不振,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知與客觀評價。
二、對抗父母。
青春期孩子叛逆行為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無視父母,不尊重父母,有的叛逆嚴重的孩子還會有打罵父母、頂撞父母的行為。
三、盲目跟從。
盲目跟從“潮流”,易被不良行為誤導和引誘。初中生好奇心強,喜好新鮮事物,容易被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和行為所吸引,盲目跟從抽煙、酗酒、打架等不良行為,并把這些行為作為自己很酷、與眾不同的表現。
孩子叛逆有哪些原因?
1、過于嚴厲損傷孩子自尊心。
現在,有些家長還是滿腦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觀念。認為“嚴”就是體罰,很少考慮孩子的自尊心,隨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處,甚至諷刺、挖苦,有時還要對孩子動武。這樣家庭生活的孩子是很容易叛逆的。
2、青春期生理迅速發展。
孩子青春期時期,大腦結構和技能已趨于成熟,思維方式或視角已經超越童年期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性別意識、性意識的逐漸強化和建立,逐漸形成了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
3、過分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別強,世界對他們來說充滿神秘和驚奇,大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事物,他們都要問問、玩玩、摸摸,有時就難免會闖禍。如果家長不了解他們的好奇心,認為這是胡鬧,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打罵孩子,就很自然地會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
上一篇:叛逆期的孩子把父母當仇人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