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對父母說
艾西兒寶寶
2023.12.17 14:09
349瀏覽
2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孩子的年齡雖然在增長,但是跟家長的交流卻越來越少,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與人訴說自己的內心的脆弱以及遭遇的困擾,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隱表達”。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助孩子調整狀態的話,那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要積極主動的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打開心扉。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對父母說怎么辦?
1、培養愛交流的好習慣。對于很多的孩子來說,天生就不是特別習慣表達一些想法,而爸爸媽媽們卻又十分想要通過孩子的表達,對于他們的想法狀態進行充分了解,但是孩子這樣的意識變化,所需要的是很長時間對于理念想法的逐漸優化,因此需要在氛圍環境中,保持著一種對于交流的不斷鼓勵,在伴隨著交流頻次上升的同時,逐漸養成交流表達的具體習慣,也能夠在多個方面體現素質。
2、溝通平等不預設條件。很多常見的家庭交流氛圍中,雖然有互相理解交流的意識,但卻提前設定了情景,或者是預想了互相交流的內容,這樣的交流通常也是加入了很多對比上的內容,制造了對孩子來說存在心目中的與父母交流的具體認知,也會因此減少了表達理念,溝通中雙方平等合理的語言環境才是能夠促進關系的真實想法,因此在交流了解前就需要體現出理念思考的完美形式。
3、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他既然已經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就說明他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觀點,給他隱私和空間。
4、與孩子有矛盾和沖突的時候千萬記住冷靜,越是吼越是發火,孩子就會越叛逆,他會認為和父母作對是件非常得意的事情,如果“贏”了父母就特別有成就感。所以記住一定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們談,發脾氣只能壓制孩子而不能治本。
5、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讓他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開闊眼界的同時開闊自己的心胸,有的時候那股脾氣都是憋出來的,當我們心靈得到放松心情愉悅了或許就沒有那么多疙瘩,也沒有那么多矛盾。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對父母說會有什么影響?
1、容易養成孤僻內向的性格
孩子平時與最親密的父母溝通少又不順暢,很容易養成偏激內向的性格,進而出現心理封鎖現象,與其他人的交往也很難正常維持下去。許多未成年人走上不歸路的原因,是覺得世界上沒有人能理解自己,他們往往孤僻且自閉。千萬別小看家庭關系中的有效溝通,這往往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得到心理健康的平穩成長。
2、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
家長工作忙,無暇注意孩子發出的溝通訊號,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會漸行漸遠。有問題的孩子往往能折射出一對有問題的父母,網絡上時不時會爆出老人無人送終的新聞,在批評孩子不孝的同時也要想想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骨肉對待自己像個陌生人,這也是給家長敲警鐘。
3、很難建立人際關系,無法適應社會
孩子回家之后就緊閉房門豎立高墻不讓人入內,也就沒法感受到親子關系中的被尊重、被鼓勵、被欣賞,進而很難奠定與他人相處的良好交流基礎,長大之后想要融入社會也會變得很困難。
上一篇:青春期早戀教育
下一篇:孩子總是發脾氣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