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心事不跟父母說怎么辦
小耳朵寶寶
2023.12.17 16:26
720瀏覽
2回答
媽媽咪呀
溝通是維系親子關系的橋梁,每個做父母的都想了解孩子,讓他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可是同一件事的兩種不同的做法,卻會讓親子關系走入兩個不一樣的極端。作為父母,想要和孩子做好溝通,那就要改變自己的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和教育方式,讓孩子愿意和你溝通,愿意和你和諧相處。
孩子有心事不跟父母說怎么辦?
1、重視孩子的每一次分享
當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外發生的事情時,如果父母忽視或者不感興趣,就會大大降低孩子們今后的積極性,往后,他們和父母交流的想法就會逐漸消失。當親子間必不可少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父母越來越不了解孩子,孩子也越來越不親近父母。所以說,當孩子在跟你分享、傾訴時,父母一定要重視,并給予正面的回應。
2、學會贏得孩子的信任
有這樣的父母,遇事總愛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對孩子缺乏基本的信任。殊不知,這種壓抑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想脫離父母。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遵守承諾,是做一個好父母的基本,也是獲得孩子信任的前提。
3、與孩子成為朋友,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親其師,信其道。在親子關系上也大抵如此。因此,要想化解親子之間的代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對方。也就是說,父母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就要消除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感,和孩子成為朋友。父母只有與孩子成為朋友,孩子才會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親子之間的溝通才會更加順暢。
4、毫不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被認同的需求,試想,誰愿意成天面對一個挑剔、刻薄、無趣的人?平和的面對孩子吧,用表揚代替指責,用鼓勵代替打擊,相信孩子的感受會好很多。親子關系也會更加和諧,這就不愁沒話可說了。
5、尊重孩子的興趣,自己也嘗試
為了讓孩子的興趣廣泛,家長可給孩子更多的體驗和嘗試機會。同時也可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一是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興趣點”;二是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三是可以激勵和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四是給孩子證明,我們都是平等的。
孩子有心事不跟父母說的原因是什么?
1、是家長交流態度問題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是不成熟的,而自己經歷過社會種種磨練,有資格做孩子的表率。孩子要全面聽取自己的寶貴經驗,按照自己想的說的正確的模式來行事。所以,家長無形中抱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和批評態度。這讓孩子不能從家長那里獲得應有的肯定、贊賞和喜歡,在父母面前不得不表現出一種畏懼、膽怯、回避甚至被動服從的姿態。
2、家長不理解年輕人的世界,交談容易出現代溝
每代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交流的語言體系和風格。如果想順利地進入年輕人的世界,多少需要了解一些年輕人的關注點和語言。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又不肯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在交流中容易引起尷尬。社會能力日益變強的孩子,發現家長越來越脫節,不肯變化、僵化落伍,自然就失去了積極和主動交流的意愿。
3、家長只會講道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有時候孩子也不是不想和父母說心里話,而是和家長說了也是白搭,家長也給解決不了問題,很多時候家長知道了反而是會把事情給弄得更糟糕,得不到孩子想要的結果,這時候孩子也就不愿和家長說心里話了。
上一篇:孩子亂罵父母有哪些原因
下一篇:父母的責罵對孩子的影響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