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題總是馬虎出錯怎么辦
小鬧斧的麻麻
2023.12.18 15:58
394瀏覽
2回答
小小家伙真可愛
做題馬虎是因為孩子不夠細心,或者是因為孩子沒有真正的掌握知識,作為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并讓孩子把每個知識點都掌握透徹,這樣孩子的做題效率和成果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
孩子做題總是馬虎出錯怎么辦?
1、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學會把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童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童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兒童學習時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2、引導孩子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當人們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容易受干擾,因而較易出現差錯。所以,重視任何問題,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讓孩子保持適度緊張情緒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智力操作效率與情緒緊張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倒U型曲線關系。當情緒過分緊張,或毫不緊張時,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差的;當情緒在中等強度的緊張狀態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最好的。保持適度的緊張情緒,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4、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
不管是考試或平時的練習,都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孩子、讓孩子做事講究條理,做完之后要讓他們認真核對、驗算、檢查。如果長期這樣,孩子就會“習慣成自然”。
5、培養孩子認真的學習態度
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家長要讓孩子坐得下來,認真地做好每一個題目,培養孩子養成細心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在對待孩子學習方面是要下功夫的,不能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從課堂聽講到家庭作業上,都要有認真端正的態度。
孩子做題總是馬虎出錯的原因:
1、不重視步驟
做題只寫開頭和結果,把中間步驟都省略,因為缺少對步驟的推敲,所以很容易導致結果的錯誤。比如數學中的解方程,求未知數,很多孩子只寫第一步和最終未知數的結果,一味的追求“精簡”。
2、不熟悉公式
最容易出錯的就是計算題,計算題一般出現在數學或其它理科科目內。比如課本內的乘法法則,還有各種相似的性質與判定。運用的時候孩子容易混淆導致錯用,費時費力好不容易計算出來的題卻是錯的,打擊孩子寫計算題的動力。
3、沒讀懂或是曲解題意
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沒有正確理解題干條件或是不清楚題目所求。隨著題目明顯變難和增多,比起一年級的簡單的加法復雜了許多,而且也會多出很多陌生的詞匯,這就又關系到了語文基礎,由于語文基礎差導致讀不懂題目或是曲解題意,只好靠蒙來猜答案。
上一篇:怎樣改掉孩子拖拉作業
下一篇:孩子寫作業太慢了該如何改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