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極度厭學怎么教育
鑫欣倆寶
2023.12.20 10:40
1237瀏覽
1回答
辰明媽媽
在我們小的時候,不去上學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在現在的這個年代,它其實是一個相對比較普遍的事情。有的孩子長期不去學校,有的孩子隔三差五的不去學校,上學對他們來說時非常困難的事情,也讓很多家長特別的頭疼。
孩子極度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要求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太多,孩子負擔不起。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在考試中表現更好,并在排名中獲得更高的成績。他們希望孩子多參加輔導班,多做試卷練習,限制孩子的娛樂行為,比如玩手機、看電視、和同學交流等。
第二、人際關系不好
與同學不和,不喜歡特定老師,避免沖突或不適應新學校的環境。今天的孩子成長在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環境中,使用的社交工具也與我們不同,包括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這是時代飛速發展的結果。這些事情都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們快速適應孩子的變化,不要用同樣的方式去想象或猜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第三、壓力大
進入學校后,學業壓力突然增大,整體學業壓力無法承受,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效果不佳,孩子會因為挫折而逃避。
第四、家庭不和諧
例如,父母吵架、離婚、家庭關系不融洽,導致孩子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第五、孩子自身的原因
有一些孩子,學習本身問題不大,智商夠高,也能考得夠好,但是感覺學校生活很枯燥,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做題,或者模擬考試等等。由于這些原因,孩子們可能會厭倦上學,并經常請假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推薦閱讀-中學生厭學怎么解決
孩子極度厭學怎么教育?
第一、相信孩子
首先,保持冷靜,最重要的是,相信你的孩子不會愿意讓他們的未來變得一團糟。沒有這種信任,就沒有什么可談的。
第二、重新梳理和孩子的關系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上學是爛泥扶不上墻,但實際上,自己的孩子也有巨大的矛盾和沖突,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只是形式不一樣。 一個孩子很難待在家里,尤其是當他們想到學校的同學,想到時間的流逝,他們有焦慮,但他們只是沒有準備好應對他們所經歷的沖突和沖突。所以我現在不能回學校。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父母不應該期望立即改變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改變是一個過程,急不得。
第三、自我身份認同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在乎別人的認同。兒童童年時期建立的身份會慢慢瓦解并重組為新的身份。當他們在學校和家庭環境中無法順利完成這項任務時,他們會以厭倦的方式回避或調整。比如一個人家里很窮,全家人都靠他的薪水養家,他不上班,家里就不會開鍋,這個時候即使工作又苦又累,他也會咬牙忍耐,因為別無選擇。如果他不需要養家糊口,他上班的時候就會感覺不一樣,除非他上班時能得到一些他在家里得不到的東西,比如在公司得到老板的賞識,就會很有成就感,喜歡上班。孩子也是一樣的,在學習上沒有得到成就感,在上學時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被愛和被認可的身份,自然對學校太感興趣。
第四、耐心溝通
首先要做的是把孩子和不上學分開,不要把一切都和不上學混為一談。 例如,如果孩子想出去散步,如果父母說你不去上學,散什么步?孩子想要零花錢,父母說不上學就不需要零花錢……這些東西會讓孩子不上學就覺得自己是個下等人,什么權利都不配擁有,會覺得父母愛的是學校,而不是我這個人。這樣會使親子關系變得非常的緊張, 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和不上學分開,他不上學還是父母的孩子,還是值得父母疼愛的,還是有很多閃亮的。
父母要學會用愛,用欣賞,用理解給孩子相處,這樣孩子更能夠感受到父母的真正的關心和信任,更容易調整情緒回到學校去,回到學校之后也會更加的穩定。如果孩子的問題比較嚴重,您可以留言溝通或者找相關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咨詢了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