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及解決辦法
欣欣媽媽
2023.12.24 10:40
1179瀏覽
1回答
小糖果丫丫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但正是因為家長過于看重成績,往往給孩子“包袱”,拼命逼孩子學習,不僅成績上升不了,反而可能造成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也可能直接產生了“厭學”的心理。
一旦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理解,就會產生失敗感和煩躁感,從而對學習產生消極態度,一旦產生消極學習態度,孩子一學習就會各種的不舒服,容易患上“厭學癥”。
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及解決辦法:
第一,孩子缺乏關愛。
孩子如果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顧,就會感覺自己很孤獨,很可憐,所以年幼的心靈更加脆弱,容易產生消極心理等等,開始放縱自己,忽視學習,慢慢就會厭學。
第二,孩子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沒有求知欲,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率低下,會導致成績差,成績越差,孩子越覺得學習枯燥,打從心底對上學厭惡和拒絕。
第三,學校教育的原因。
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入學率,采用千篇一律的“填鴨式”教育,不顧學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業,把孩子當成學習機器;還有老師排斥差生、體罰成績差的學生等行為,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管教太嚴。
有的家長信奉“棍棒下出才子”,往往以粗暴的教育方式教育失敗的孩子,殊不知以“暴力”的方式教育,不僅會給孩子身心造成傷害,還會助長他的“叛逆”,會產生強烈的“不想上學”的念頭。
第五,社會環境因素。
有的地方,往往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比如有的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孩子沒上過學,很早就出去打工,后來有車有房;于是,人們就有了這樣一種想法,學習有什么用,不如早點工作賺錢。在這種思維觀念的引導下,很多孩子會產生“學好,學壞無所謂”的心理,從而產生厭學行為。
第六,父母疏忽大意。
管得太嚴了,孩子到底是不是完全不好,很多家長只知道工作做生意,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更不用說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有沒有做完作業不知道,有沒有逃課不清楚,總之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無所知,從而導致孩子任性、厭學。
那么,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作為家長,如何盡早發現并幫助孩子解決厭學問題呢?
第一,經常給孩子減壓。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很多孩子學習累是因為壓力太大,家長定的目標太高,我們要學會給孩子適當的減壓,先定一個小目標,等孩子孩子實現了,孩子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動力就會越來越大。
第二,給你的孩子很多的愛。
父母的呵護和關愛,是孩子痊愈的最寶貴的靈丹妙藥。面對孩子們的厭學,我們更應該給他更多的關懷。當孩子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時,他會不忍心辜負我們對他的期望,所以他會更加努力。所以,父母的關心是解決孩子厭學的藥,可以讓他在心里慢慢改變不良的學習觀。
第三,營造有趣活潑的學習環境。
沉悶的環境不用說孩子,也會讓大人焦躁不安;所以,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步,帶他去公園散步、參觀、旅游,讓孩子邊玩邊學,也可以給他講古今名人故事,或者做拼圖與孩子玩游戲,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四,多給孩子鼓勵。
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孩子也一樣,家長可以用“鼓勵”來解決孩子對學習的厭倦,比如孩子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字寫的很好,家長可以先表揚再鼓勵他,下次如果成績再提高一些就更好了等等,孩子受到鼓勵,相信就會更加用心,更加積極地去學習。
上一篇:孩子厭學解決辦法
下一篇:防止孩子離家出走的有效方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