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厭學的孩子應該如何疏導
欣欣媽媽
2023.12.24 10:40
1115瀏覽
1回答
木子李005
厭學是指對學習本身的討厭和抵制情緒,包括進入學校和課堂的表現出強烈抵制情緒。這是學生以消極的態度學習或上學的一種反應傾向。 它包括:厭學的態度、厭學的情緒和厭學的行為。 出現厭學行為,孩子的心理問題會比較突出,學生采取了放棄的態度和行為,往往會表現出對學習失去興趣、態度冷淡或厭煩的心理狀態。
對厭學的孩子應該如何疏導?
第一,關心孩子的厭學情緒和狀態。
沒有孩子天生厭學,孩子厭學,肯定是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困難,這個時候父母要理解孩子厭學,成為他的盟友,而不是去責備和制裁他。
第二,找出你的孩子厭學的原因。
每個孩子對學校感到厭煩的原因各不相同。與孩子坦誠交談,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根據厭學的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
孩子厭學的原因可能包括:學習認知狹隘、痛苦的學習經歷、缺乏學習動力、缺乏學習方法和嚴重的學習壓力。
第三,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孩子厭學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并不是說今天父母好好對待孩子,他明天就會去上學。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從改善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入手,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靜等花開看孩子點滴發展的心態??粗⒆右稽c一點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第四,父母回歸他們應有的角色。
一般來說,遇到孩子厭學,周圍的人很容易對孩子發動“車戰”對孩子開始教育,家里的親戚朋友頓時成了老師,勸他學習。越是這樣,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覺得自己沒有人可以依靠和信任。
因此,父母應該回歸父母的角色,在身心上呵護孩子,修復親子關系。
第五,家長應該有更多的心理彈性來解決教育問題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把自己的焦慮和無助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承受不該承受的壓力。家長應該有足夠的心理彈性來應對日益增加的教育壓力,然后在減壓后再和孩子溝通。
在我們的教育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只要孩子成績好,孩子身上發生的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如果孩子成績不好,那孩子沒有問題,家長必須為他制造一些問題。
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人不僅要以掌握的知識量來衡量,更要從素質、思想、行為等多個維度來衡量。留學生在疫情中的一些不當言論印證了這一點,孩子的三觀是第一!對于孩子暫時的問題,我們應該有同情心,放下偏見,戴上“放大鏡”,發現孩子的優點,讓孩子越來越好。
上一篇:兒子17歲了叛逆不聽話氣人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非常叛逆如何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