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孩子的厭學心理
小玖的寶媽
2023.12.28 11:36
418瀏覽
1回答
均均的520
事出必有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厭學的孩子,我們家長應該這樣正確引導,首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比如厭學的根源是因為家長給的壓力過大或是孩子自己給自己的壓力過大,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所以他從心里開始抵觸學習,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壓力,平衡競爭的心里因素。總之,我們正確的引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善于化解自己遇到的困難。
如何改變孩子的厭學心理
1、營造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
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孩子一塊制訂一份適合又有針對性的學習作息時間表,但不必完全改變家庭日常生活規律。另外,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為孩子的學習和對家庭教育意見的分歧爭吵,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嚀、萬囑咐,讓子女感到嘮叨個沒完。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人情往來的應酬,吵雜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心緒不寧,煩躁不安,不能靜心學習。
2、幫助孩子樹立必勝的信心。
信心是前進的源泉,進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學習上,氣可鼓而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創設成功機會,滿足孩子高層次需要,厭學者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信心,若家長適當地降低對子女的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滿足他們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動機,增強信心,克服自卑,糾正厭學情緒。
3、父母對子女學習狀態的估計要客觀,期望要合理。
目前,在相當一部分的家長中,絕大多數求學時期都是在十年動亂中度過的,一段歷史的空白使許多人的機遇與他們失之交臂。長期以來沒有滿足求知欲所產生的失衡心理使其中不少人對子女期望過高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他們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東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補償。這樣脫離子女實際、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長期望,孩子在超負荷的運轉中,就積蓄了對學習掌握知識技能厭恨,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觸情緒。
4、父母管理自身情緒。
5、共情,幫孩子說出感受。共情,就是父母要幫助孩子說出感受和想法。
6、多溝通:家長要與孩子和老師多溝通,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7、培養興趣:用情感激勵法、自我發現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8、適當引導:在玩的過程中指導孩子做作業,幫助孩子對事物產生學習興趣。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狀態呢?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厭學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應。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所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
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首先要做的是找準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 。不妨先試著問問自己如下的問題: 學習動機缺失是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無學習動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逼、家長壓來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則是負動機,對學習有認識,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
許多學生雖然主觀上有學習的愿望,但學習畢竟是一項艱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因此很多學生堅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學、去動腦,長期下去,便產生厭學情緒。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最需要做的不是著急,而是冷靜地分析原因,加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走出陰霾。
上一篇:中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孩子為什么經常玩手機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