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好勝應該怎么辦
櫻花雨888
2023.10.13 17:08
386瀏覽
1回答
小櫻桃的mm
爭強好勝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科學研究顯示,從3歲開始,孩子就有了競爭的意識,并且開始拿父母和他人作為自己的參照,通過與別人的比較,來彰顯自我的不同,以此獲得成就感。那么,如果孩子太好勝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太好勝應該怎么辦
1、適度的好勝心,有利于孩子發展與進取,但一定要經得起“輸”這個概念。
給孩子講道理,任何競爭,參加活動,都會有贏有輸,有第一名也有第二名,這樣才會讓活動與競爭富有意義。但是在日常教育中要給孩子講道理:輸了也是很光榮的,因為重在參與,參與了本身就是積極地表現。
2、適度贊美,在獲勝的時候不要太夸大獎勵與贊美。
有的孩子在參加競賽獲得名詞后,家長很浮夸的給孩子贊美,并到處曬,想想看,孩子覺得自己勝了,父母是那樣的在乎,他當然也會受影響,所以低調對待取勝,適度的表揚獎勵會對“輸”更容易接受。
3、家長要經得起“輸”,不要埋怨。
有的孩子,父母給他報各種特長班,舞蹈、繪畫等等,然后付出時間全程陪伴,參賽后沒有拿到家長期望的成績,家長就會埋怨:不爭氣,我花的時間,花的錢真的是白費了,真的有這樣的父母,想想看,家長覺得付出沒有回報,所以孩子才學會“輸不起”。家長一定要無所謂正向引導。
孩子太好勝的原因
1、成長的規律
孩子的好勝心太強,經不起“輸”,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當孩子三四歲時,他們就有了“爭第一”的表現,這意味著孩子進入了“完美主義敏感期”。
不僅僅是輸贏,鞋子的顏色不是他喜歡的,家里的繪本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期放好,他們都會不高興。
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希望什么都能夠是完美的,能夠如他所愿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理解孩子執拗或固執的追求完美,要理解他們的經不起“輸”。
2、家庭的教養方式
(1)過于專制的教養。
父母過于專制,會讓孩子因為怕受到懲罰,而害怕輸。
(2)過于溺愛的教養。
父母包辦太多,讓孩子沒有太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孩子在一遇到挫折或者苦難時,就受不了。
孩子的好勝心太強,容易走極端!一方面要引導其走正道,如與同學比學習成績或在體育比賽等方面有不服輸的好勝心對他的成長是有的;但如果是日常生活與人交往中的好勝心要刻意打壓,以免養成爭強好勝的心里缺陷!
上一篇:孩子沒上進心怎么引導
下一篇:孩子為什么撒謊不承認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