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愷愷麻麻520
2023.10.14 15:00
449瀏覽
1回答
家有倆寶
許多父母為了自己孩子,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心甘情愿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嘮叨只是費力不討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認知問題,很難理解家長的關心,同樣嘮叨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那么嘮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嘮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1、逆反心理
爸爸媽媽們總是會以自我為中心來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步驟來完成每一件事情,并且會在嘮叨的過程中指責孩子,打擊他們的自尊心。雖然爸爸媽媽們讓孩子不要亂扔東西、不要和別人爭搶玩具、不要吃飯跑跑跳跳,都是出于善意的提醒和擔心,可是過多地指責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不被信任,同時總是強迫孩子做事情,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2、忽視感受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做事情的節奏。家長的嘮叨,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采取了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不能夠理解為什么孩子總是重復做錯事,而這種觀念,很容易忽視孩子們的感受。
3、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青少年們的大腦在面對這些批評和嘮叨時,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區域會異常活躍,而控制情緒的區域活動卻持續減弱。
簡單來說,青少年在發脾氣的時候,大腦中涉及換位思考的區域在持續減弱,他們會自動關閉社交模式,會和父母爭執,也不會考慮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4、影響親子關系
持續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缺乏責任感;同時,孩子會出現更多的焦慮情緒,做事情瞻前顧后,隨著年紀的增長,過多的嘮叨也會讓孩子出現壓抑等情緒,破壞和諧的親子關系。
5、不利于家長和孩子交流
嘮叨就好像是奇特的心理防御,要通過不停地說讓孩子牢記,一但孩子插話,就覺得是反抗,就要通過不停地嘮叨增加自己的氣勢。
這種交流方式屬于單向交流,孩子也許會聽的遍數多了就屏蔽了,會讓孩子有家長不尊重不認同他(她)的感受,更不利于交流。
6、故意和家長反著來,造成孩子行為脫軌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對于他而言至關重要,在這個階段犯錯、做事低效率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我們因為著急灌輸給孩子‘正確高效’的做法而反復嘮叨,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本應又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嘗試權力被破壞了,從而變得叛逆,甚至估計和家長的教導反著來,從此走向了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發展道路。
上一篇:孩子被欺負不敢說怎么辦
下一篇:老是嘮嘮叨叨對孩子好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