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逃避責任沒有擔當應該怎么引導
叮當小可愛lv
2023.10.14 16:51
621瀏覽
1回答
常樂無憂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雖然孩子平時成績很好,但是在學校犯錯誤,總是推卸責任,這讓家長非常生氣,那么孩子逃避責任沒有擔當應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逃避責任沒有擔當應該怎么引導
1、 多指導,少指責
孩子犯了錯,他自己幼小的心靈已經很忐忑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大吼一聲或者大罵一頓,只會讓孩子離父母的心越來越遠,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自衛”,直接表現就是否認犯錯的是自己,也拒絕為此負責任。
如果父母能少指責孩子的錯誤,而是多指導孩子應該怎么做,這樣孩子改起錯來也有動力,也不再因為害怕而不愿意承擔責任了。
2、榜樣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做人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因此,父母要從自己做起,樹立榜樣,言行一致,做一個有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
例如對長輩的孝順,主動幫助他人,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使孩子無意識地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責任心一定要強,唯有如此,才能成為兒童可學習的良好榜樣,從父母的合乎情理行為出發,培養和引導兒童的責任心。
3、以正確的是非觀教導孩子,讓孩子是非分明
學會明辨是非,知道對錯,是家長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的。比如孩子回家告訴父母,某某同學考試作弊得了100分,父母的反應絕對不應該是告訴孩子:你管好自己就行了,有能耐你也考個100分。而是要告訴孩子:某同學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我們就算考不好,也不能跟他學。
4、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同情弱者,遵守社會良知
一個沒有愛心的人,很難相信他會有發自內心的正義感。所以培養正義感,也可以從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抓起。家長可以有意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生活中的弱勢群體,讓孩子能夠在了解他們的同時給予全力的幫助。
比如帶孩子去養老院看望爺爺奶奶獻愛心,對于流浪動物給予盡可能的幫助,對于有困難的同學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5、明確懲罰制度
通過適當的懲罰雖然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痛苦,但是也能夠讓他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在這個時候孩子就能夠明白自己是需要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承擔責任的,那么孩子的責任心就能夠得到培養,在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時也能夠主動的承擔責任。
上一篇:孩子沒有耐心容易急躁
下一篇:孩子膽子小被欺負不敢還手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