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
小鬧斧的麻麻
2023.10.14 13:34
910瀏覽
1回答
宸熙宇媽媽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上學后害羞又膽小,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敢向老師求助,或者偶爾在路上碰見老師也不敢說話,那么,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的原因
1、膽小不敢表達
孩子和老師不熟,覺得老師是一個冷漠的人,不清楚老師是不是喜歡自己,害怕老師也會批評自己,會不給自己獎勵,這種不確定讓孩子不敢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 這種“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膽小,有的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要去廁所,有的不敢去玩自己喜歡的游戲,這種怕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如果老師最近批評過孩子,以否定的態度對待過孩子,也會激發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產生畏懼心理。
2、各種能力受限
小學生認識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比較有限,遇到事情他們判斷力相對較弱,所以,在事情發生過程中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比較好。
由于他們心理不夠成熟,在學校遇到事情不知道該怎么和老師說,害怕老師不認可,不同意,不答應…所以會猶猶豫豫,甚至直接就不敢跟老師說。
3、孩子比較膽小
有的孩子天生的膽小,就算是自己正確的,也不敢跟老師交流,老師平常教到他們知識,有的老師不怒而威,所以無形中孩子就害怕他,要教會孩子,不要懼怕老師,有什么事好好跟老師溝通。
孩子膽小自卑怎么辦
1、多創造機會讓孩子接觸其他小朋友
自卑的孩子不敢與人交流,拒絕交朋友。家長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接觸其他小朋友,比如: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還可以舉辦生日聚會,邀請小朋友來家里慶祝,鼓勵孩子多交流,在社會交往中,培養出樂觀自信的品格。
2、放手讓孩子鍛煉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能剛開始孩子做得不夠好,這時候家長不要嫌棄孩子笨手笨腳,多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幫助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會更加自信。
3、尊重孩子的意見
在小事上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權,尊重孩子的意見。當面對選擇的時候,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時,父母不要總是否認或者忽視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而產生自卑。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吧。
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話,可以開導孩子,讓孩子自信一點,告訴他老師喜歡他,鼓勵孩子,讓孩子擁有自信。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