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怎么辦
簡單小蝸牛
2023.10.16 17:54
519瀏覽
1回答
寶貝吹泡泡
可能大多數家長都想擁有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自信開朗而又陽光,他的適應能力比較強,而且具有一定的領導力,發展不受約束,那么,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怎么辦呢?
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怎么辦
給性格內向的孩子多一些鼓勵,內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羞于對其他人表達自己,對公開場合的表現缺乏信心。如要改變這一切,父母及老師除了鼓勵孩子多增加交流以外,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績時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孩子會感到自己會逐漸被父母和老師認可,自己也會盡量改變自己的內向性格。
主動與孩子交流,內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父母就要創造讓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讓孩子講一講當天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看到了什么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對孩子正確的想法和做法要及時提出表揚,并適時進行引導。鼓勵孩子講出自己的想法,做孩子的好朋友。陪孩子玩一些孩子喜歡的游戲,鼓勵并加以表揚,對改變內向性格都有很好的效果。
經常鍛煉孩子,可以讓孩子去做一些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如借東西、問路、傳話等,剛開始孩子可能因為膽怯不敢去,或者到了不熟悉的人面前說不出話來,這需要給孩子精神鼓勵,不要責怪孩子。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提前和孩子要去交流的人打好招呼,讓對方配合你,順利完成任務,也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機構中如果能讓孩子參與到一些活動的組織中,對培養孩子外向性格也有一定的作用。
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的原因
①"完美型"家長
首先,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十全十美,并且對孩子過于嚴格,在孩子有一點點不聽話行為的時候便進行大聲呵斥,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面,不給孩子保留顏面,只要做錯事情,非打即罵。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認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是錯的,甚至,即便有自己想法的時候,也會變得畏手畏腳,不敢表現出來,生怕受到責罰,所以越來越膽小。
而且有的孩子常常在父母的恐嚇中長大,比如,你要好好聽話,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要知道孩子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多時候父母認為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但是孩子卻信以為真,所以對孩子的童年造成陰影,沒有安全感,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他的性格也會變得膽小懦弱,生怕被父母拋棄,所以就會變得敏感懦弱,長期如此,孩子的孤僻性格便一點一點的展現出來。
②"圈養"式教育
有的家長對孩子照顧得太好,保護的太過于完善,比如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生怕孩子會遇到危險,總是不讓他碰這,不讓他碰那,而且在下雨天孩子想要出去看看雨或者是玩水,家長擔心孩子會生病會著涼,同時上限制他的行為,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后,他想要接觸其他的小朋友,而家長擔心小朋友在一起會受欺負,或者是在一起打鬧會受傷,所以基本上都把孩子"圈養"在家中,所以這樣長大的孩子遠遠不及"放養"長大的孩子性格更加完善,因為這類孩子只是在家庭這個小世界中成長,熟悉周圍的一切,沒有去開闊眼界,認識外面的人和事物。
所以在長大之后不得不邁出家門的時候,所面臨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給孩子第一種反應便是安全系數太低,周圍的危險特別多,所以孩子就會變的非常害怕,甚至膽小懦弱,性格越來越孤僻。
而且有的家中有男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都6歲的時候還不給孩子分床,甚至幫孩子穿衣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都沒讓孩子自己獨立做過什么事情,這樣的孩子能力受到限制,出門在外看到小朋友很厲害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自卑,認為自己不行,認為自己的能力受限,所以,被自卑因素所困擾,所以便造成了很多孤僻的行為表現。
③"控制型"家長
最后一種家長限制孩子的行為,限制孩子的社交,當然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越來越好,但是中國式教育認為只要孩子的成績好一切都好,所以我們都希望孩子把心思都放到學習上,往往限制孩子別的能力的發展。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就讓他們努力學習,做各種試卷試題,瘋狂的開始刷起來,并不給孩子業余的時間也不讓孩子接觸其他的朋友。而且無時無刻的交代孩子一定要跟成績好的孩子在一起玩,這會讓孩子覺得人有差別,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自己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時候,就會不愿意跟別人交流,更害怕被別人看不起,所以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
上一篇:孩子不愿意去上學咋辦
下一篇: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