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宸熙宇媽媽
2023.10.02 16:34
592瀏覽
1回答
帥荃荃的爸爸
現在的孩子對于厭學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高三的孩子,課業壓力較大,心理壓力更大,甚至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對于學習失去了興趣,對于孩子來講,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那么,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1. 父母的期望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有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什么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因此,我們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孩子平時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我們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2. 父母的鼓勵
家長應該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和孩子一起學習。時刻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慢慢培養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只要有了學習興趣提高成績只是時間的問題。家長要持續的給予孩子關心,陪伴孩子。
3. 多與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要多跟孩子和他的朋友做深層次的交流,讓其傾訴內心的想法和壓抑,問他的一些打算。告訴他,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在社會上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不可能養他一輩子,讓他用假期去打一番零工,讓他體驗一下。另外,每個高中生都會有自己對未來的展望,也都會有自己的理想,家長可以和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理想是什么,有理想那就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來實現,所以家長可以以理想為切入點激勵孩子學習,解決他們的厭學問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4. 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在家庭里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里的“環境”指的不單單是安靜的空間、寬敞的書桌,還指的是精神上的環境。孩子完成一天緊張的學習,回到家后還要做大量的作業,這時家長應該適當地為孩子緩解壓力,比如吃飯的時候多和孩子聊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一味的教孩子努力學習。
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5. 多與老師溝通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進入高中就可以放松,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沒有及時做教育工作,孩子就變的更加散漫,上課睡覺、課后網吧、曠課逃學都是部分孩子的常見表現。要想避免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家長就要和校方老師保持聯系,務必經常參加家長會,及時了解孩子學習情緒和在校情況,同時配合校方教師的工作,共同引導孩子的學習成長。
高中生厭學的原因:
一、對學習產生了困難
高中生厭學有時候并不僅僅是為了玩,而是在學習上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比如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總是提升不上去,學習起來特別困難,聽不懂老師講課,所以索性就不聽了。 這種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的幫助解決,那么就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嚴重的甚至會產生輟學的想法。
對厭學的高中生怎么進行心理疏導
二、心理的變化
對于上初中的高中生來說,本即使青春期和叛逆期的結合,所以這個時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會導致情感上的變化。有些人就會因為自身的這種情感變化從而陷入茫然無措的心理中,又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們選擇厭學來排解自己的這種心理,所以家長們要密切注意他們心理上的變化。
三、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
高中生厭學,需要家長格外注意的就是看看他們是不是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引誘了,比如在外面交到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或者是沉溺于網絡游戲之中了。 這些外界的不良因素都是會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四、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使他們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由于屬于他們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里,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厭學。
上一篇:厭學的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篇:厭學初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