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厭學的孩子
豪豪小寶寶
2023.10.31 18:11
429瀏覽
2回答
帥荃荃的爸爸
厭學是由于學生學習行為獲得的內外反應不同而造成的,其內在原因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消極情緒體驗和自我認識存在偏差。社會、學校、家庭等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也起消極的強化推動作用。那么,怎樣幫助厭學的學生呢?
如何教育厭學的孩子?
一、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巨大壓力。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在埋怨和指責。應該多溝通多鼓勵,幫助孩子渡過壓力。
二、幫助孩子克服學習的難題。
孩子在學習在遇到卡點了,特別是面對新知識的學習,孩子在學習方法上如果遇到了問題,那么也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當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困難的時候,與老師及時地溝通,共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重拾學習的自信心。
三、降低孩子在家的生活優越感。
越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孩子,越容易懶惰成性。不愿意去上學的孩子,常有不愿意吃苦的現象。原因就是孩子不愿意動手書寫答題,不愿意動腦筋思考,不愿意背記東西。因此需要讓孩子知曉生活獨立,養成自己做事情的能力。
四、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家長首先要查找自身的原因和孩子背后的原因,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但不會阻擋孩子厭學,反而會成為孩子厭學的助推器,將孩子在厭學的路上越推越遠。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實想法,也許換一個環境或心境,孩子從心底豁然開朗,重新審視自己的言行,更能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五、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天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讓孩子能夠緩解心理壓力,能夠有一個自己支配的小世界,保證孩子的獨立空間是受到尊重和保護的。
厭學的孩子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本身是學霸,學習很好,但學校氛圍太緊張,包括家長也給予太多壓力和期望,所以孩子不敢面對考試,害怕面對分數的漲跌。有的甚至選擇在重要考試之前請假、休學。
二、孩子本身學習不好,學的苦學的類學的煩、害怕老師和同學們的異樣的眼光,害怕被評價,不愿意去面對,所以厭學。
三、在學校可能遭遇了一些霸凌或者嘲笑侮辱事件,來自老師或者同學的,不能具體說,或者說了沒人管,慢慢地就開始遠離集體,害怕校園。即使去校園也會很謹慎,帶著面具一樣和人相處。
四、每次都將學習的某樣延伸到生存賺錢局面。會使孩子感到學習知識為了生存,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然后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
上一篇:強制送孩子去叛逆學校可以嗎
下一篇:高二孩子壓抑想轉校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