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科學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小米娜寶貝
2023.11.01 20:19
567瀏覽
1回答
王子奇麻麻
學習成績的差別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學霸們很早就明白他是學習的主人!而成績差的學生,整個學生時代都沒有這種意識,始終在被動學習。我們要做的,就是帶領孩子建立學習目標,帶領孩子從低效率的被動學習向高效能的主動學習模式挺進。
家長如何科學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一、讓孩子對學習擁有自主感。
說白了,孩子不愿意學習,是因為孩子對于自己的學習缺乏目標,我們家長的做法讓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他自己的事情,反而變成了爸爸媽媽的事情,這點是最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把學習目標還給孩子,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感、可控感和意義感,目標是孩子自己定的目標,他就愿意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自己也會有成就感,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二、教孩子使用學習策略。
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制定,但是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目標需要結合孩子當前的特點和興趣,讓孩子用一個擅長的學習目標去帶動一個自己不擅長的學習目標。這樣孩子更有自信,也就更容易堅持了。跟孩子定目標的時候,應該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如果目標太低,孩子很容易失去興趣,如果目標太高,打擊孩子自信心,也不容易堅持,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一起找到他的“最近發展區”。
三、為孩子提供學習小工具。
幫助孩子把目標做成可視化的圖標計劃,雖然做這一些列的任務需要話費一些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一旦孩子掌握了自己做規劃的能力,以后的學習效率會快速提高,也不需要家長時時緊盯不放,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自主學習嗎。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帶領孩子建立學習目標,帶領孩子從低效率的被動學習向高效能的主動學習模式挺進。
四、利用興趣班等課外學習。
讓孩子練習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他會犯錯、忘記事情、方法不對,這些都鼓勵他去感受、總結反思、調整。課外學習是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非常好的機會,可以更明顯地體會出不同方法的作用。
五、拓寬知識來源渠道。
孩子從不同來源獲得信息,在頭腦中逐步形成對世界的認知。他從學校課堂學到一些,在課外書里看到一些,在旅游途中見識到一些,在和家長聊天中又了解到一些。如果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太單一,各種知識信息得不到印證,逐漸會變成無意義的信息,會被抹掉。
當孩子缺失學習目標時,我們最該做的不是把我們的目標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到孩子的內心去尋找原因和病灶,只有解決了驅動力的問題才能解決目標問題。當目標是孩子自己制定的時候,他會主動想辦法實現目標,就像打游戲通關一樣。
一個會自己學習的孩子,更容易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思考,有所抱負。
上一篇:孩子為什么要上學
下一篇:孩子已經高三不想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