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2024.05.09 18:18
248瀏覽
責任心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品質,作為家長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這樣孩子將會獲得幸福的一生。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首先,在我看來,要想孩子有責任心,父母就要賦予孩子責任心。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在心理上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家長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比如說讓孩子自己去住一個房間,獨立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整理和布置,自己完成清潔工作,家長不會去干涉等等,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完全有承擔責任的能力。
2.家長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要知道,孩子的良好習慣都是長期教育養成的結果,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要做好榜樣,堅持自己勇于承擔責任,這種榜樣的作用對孩子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從而養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習慣。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好漢做事好漢當。”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擁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強者,才能給別人信任感,贏得別人的尊重,將來才能成就大事。那么為了讓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辦孩子的事。父母要盡早地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千萬不能包辦代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承擔適當的家務勞動,這是責任心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
2、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父母們要明白,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把他當成獨立的個體。無論事情的結果好壞,只要是孩子獨立行為的結果,就要鼓勵孩子敢作敢當,不要逃避責任,敢于承擔后果。
家長如果替他們承擔一切,就會淡漠孩子的責任感。例如:孩子跟著父母到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我們就要讓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過失才造成了這樣的后果,應當予以賠償。之后,父母一定帶著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3、父母樹立榜樣形象,不要輕視言傳身教的力量,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有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集體負責的自覺態度,讓孩子在有責任感的氛圍里成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自己的責任心。
責任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如果孩子沒有責任品格,那么孩子就會很難取得成功,成人之后也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責任品格,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品格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品格
1.給孩子成功的體驗
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父母要給與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就會努力去做而且會做的更好。
2.父母要起到榜樣的作用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深刻的,而且是終身的。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現的責任感的強弱,是孩子最先獲得的責任感體驗。
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人對自己言行舉止的認真的態度。每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具有責任感,因此家長們都希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那么我們家長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1.父母要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事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漸漸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事。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鼓勵孩子去做好它。若是孩子有困難,父母可以一旁給與指導,但不能替孩子包辦一切。
2.給孩子成功的體驗
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父母要給與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就會努力去做而且會做的更好。
責任心是具有責任感的心態,孩子的責任心的養成是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他與社會進程有著一致性。那么如何培養孩子責任心?如何幫助孩子在生活中鍛煉出應有的責任心呢?
如何培養孩子責任心
1.鼓勵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例如,當孩子要養些花草動物時,家長在答應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讓孩子承諾定時澆水或給小動物喂養等。當然孩子在照顧的過程中,難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時候家長應該進行監督,并告訴孩子疏于照顧的后果,讓孩子負起責任來。
在孩子能力范圍內的事情盡量放手讓他做,讓孩子在自信中不斷學會承擔后果,而不是因為害怕而逃避結果甚至連想都不想的就去做事。
現在社交能力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你的工作能力再好,如何你是一個悶葫蘆的話很可能別人就會發現不到你;說話不好容易得罪人,工作上也難。所以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
第一,讓孩子先說話
很多孩子不想表達,所以我們可以用繪本講故事,然后在親子互動中向孩子詢問繪本的內容,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孩子應該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
第二,家長要適當“裝傻”,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表達,而是有時候孩子的小手一指大人就會去滿足,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多說。所以有時大人在孩子還沒開口表達需求就慢點滿足,等孩子開口說;當孩子說表達不夠準確時,家長也可以假裝不明白,引導孩子準確地再說一遍。
很多家長經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適應,老是形單影只的,交不到朋友怎么辦? 為孩子感到非常著急。
其實,當父母有這樣的顧慮時,應該先問問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感受,也許孩子什么都沒想?
但如果孩子自己覺得不受歡迎,交不到朋友,甚至自卑,那么父母就需要花點心思去引導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第一,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社交環境。例如,當客人來家里時,父母可以鼓勵他們的孩子接待客人。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朋友,可以給孩子騰出時間與朋友玩耍。
第二,如果孩子社交表現良好,家長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社交自信。
上一篇:小孩愛動手打人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孩子沉迷凹凸世界后變得叛逆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