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
2023.12.09 17:24
298瀏覽
青春期兒童的共同特點是自尊心強、叛逆性強、自我意識增強。怎樣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才能和諧地交談。
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
第一、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情,對癥下藥。比如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什么都喜歡藏在心里,一個人消化。父母問什么回答什么,或者問也回避,對于這種孩子,家長不必生氣,因為這與父母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性格有關。除了鼓勵孩子與人交流,對家長來說更有效的方式是“文字交流”。真的,不是這些孩子不想交流,只是他們很難敞開心扉。但不是直接的“文字交流”——信件、微信等,可以讓他們避免“尷尬”的情況,讓他們可以向父母傾訴心聲。
第二、是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從理解的角度與他們溝通。對孩子的叛逆行為要給予理解、接受、引導,不能憤世嫉俗、罵人侮辱。否則,開口就吵,閉口不說話,讓孩子在孤獨、煩躁、厭惡、壓抑的環境中度過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出現問題。
第三、家長要杜絕破口嘮叨,這是青春期孩子家長最煩的一點。青春期的孩子遵循“我的青春是我自己的選擇”的原則,他們這個年齡段最大的愿望是擺脫父母的控制和束縛。而父母的嘮叨,無疑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想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所以嘮叨的父母和孩子必然會產生矛盾。關鍵是,嘮叨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制造怨恨。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面對青春叛逆的孩子,盡量克制自己,不要說話,不要嘮叨。
第四、家長說話時要改變命令式的語氣和居高臨下的態度。與您的孩子交流時使用協商的語氣,讓他感到受到尊重。例如,不要告訴你的孩子,“今晚不要把房間收拾干凈!”而是建議,“你的房間有點亂。晚飯后你介意打掃一下嗎?”孩子說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仔細聽,不要打斷、判斷,讓他們覺得你很重視他們的想法,他們會慢慢信任你,有心事跟你說話。其實孩子什么都懂,就是要面對,要自尊,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大人,不是孩子。
和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應該是在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建立友好的溝通渠道。家長不能在孩子面前再使用家長權威,應該更認可孩子,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怎樣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
1、給孩子積極引導
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正向的勵志的書籍,叛逆期的他們現在也處在思想萌芽的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可以給予優質的指導和方向,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會更加順暢。
2、多正面引導,少指責
大多數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
“越來越不聽話,總是跟我們對著干。”“不愿意跟我們說話了。”上面的抱怨,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那么,要緩和家長和青春期孩子之間的關系,怎樣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
怎樣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交流?
第一點: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回應。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第二點: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里中斷的。
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說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說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青春期的叛逆,本質上是對孩子身體行為控制權的爭奪!家長的身份賦予了我們一種普遍的想法:孩子就應該聽我的!但孩子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和心理訴求。希望給為家長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想要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里。
應該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溝通?
1、主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但是,必須不斷提醒自己跟孩子交流的目的是為孩子分憂,而不是跟孩子爭執。尤其不能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指導,而是要以商量的口氣向孩子提出建議。這樣就能有比較愉快的交流氛圍,不僅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深入地交談,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為孩子出謀劃策,孩子也更愿意與家長交心,接受家長提出的合理建議。
2、平等是共同的基礎
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和面子,把自己降到和孩子同等的高度,正視孩子的現狀。沒有人愿意仰著脖子聽你居高臨下來訓話,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更想得到的是一個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因此,當你放下自己所謂父母的身段,嘗試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你就會發現,他們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桀驁不馴。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十分叛逆,夜不歸宿、離家出走、打架斗毆都是常有的事情。想要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叛逆期,家長要及時做好教育方式的轉變。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叛逆期?
1、理解叛逆期的本質。
這并不是孩子故意為難我們,而是他們正在努力尋找自我身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嘗試不同的角色和立場,以此來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這種探索可能會讓他們做出一些我們無法接受的決定或行為,但我們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完成這個過程。
2、保持開放和溝通的心態。
盡管我們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叛逆行為而感到挫敗,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與他們的交流。相反,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理解他們的觀點和感受,同時也要清晰地表達我們的期望和規則。只有通過開放和坦誠的對話,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敵意,當他們認為對方有敵意的時候,自然會做出反抗的姿態,甚至是以過激的行為去對抗,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打罵孩子。身為家長也是從孩童時期過來的,應該共情和鼓勵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如何鼓勵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第一、不能一味的念叨
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他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
第二、要雙向溝通
溝通屬于雙向性的,必須要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一些比較小的事情選擇上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雖然一些大的事情不能讓孩子做主,但是也不能完全否決,應該先聽一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意見,不僅僅給予他們表達的機會,同時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了解孩子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的叛逆,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家長要學著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長該如何處理?
1、正確看待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往往會變得喜怒無常。但每一種情緒背后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也許他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或者被老師批評等等。父母應該多理解,而不是無差別地責罵孩子。孩子的成長提醒家長要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從嚴格到寬泛,從強制到尊重,從批評到理解。
2、接納孩子每一次成長的需要
比如孩子三歲左右,自我意識萌芽的時候,孩子的常用詞匯經常會發生變化,這是孩子給的信號,家長可以多用孩子可以選擇的詞。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聽你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被認可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他已經獲得了一些常識和能力,這個時候希望得到的是和家長朋友般的交談,希望得到的是家長的尊重和理解。
上一篇:孩子脾氣非常大怎么辦
下一篇:單親孩子厭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