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
2024.05.13 17:46
233瀏覽
承受挫折是每個孩子都要學會的能力,因為社會的壓力往往比孩子學習的壓力更大。所以作為家長必須要讓孩子學習承受挫折,那么如何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呢?
如何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
1.回應孩子的感受并給予安慰
孩子遇到挫折后,家長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安慰“寶貝,媽媽知道你已經很棒,很努力了, 可能這次真的是太難了,所以你才沒發揮好吧”! 用感同身受的言語去和孩子產生共情,這樣孩子內心的焦慮和挫敗感得到緩解。
并安慰孩子“寶貝,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更好,只要你不放棄”。通過這種回應和安慰,家長可以和孩子的情感融為一體,孩子才愿意和家長說更多且聽得進家長的意見。
2.從小就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
1、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
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然后讓孩子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一下,可以帶領孩子到自己的工作環境看一下,這樣孩子就能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也會在心里感謝自己的父母,體諒自己的父母。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走的更長遠,要想孩子懂得感恩,就讓孩子從感恩父母做起,只有先感恩父母,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感恩其他人。
2、多種形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給孩子看一些關于感恩的書籍,讓孩子通過讀書,領會到感恩的意義,這樣遠比父母嘮叨管用的多。或者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鼓勵孩子關心集體,體會責任感,從中學會關心別人,樂于奉獻,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會更多。因此讓孩子學會感恩的重擔也就落在了家長的肩膀上,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也就成了家長的心頭難題。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1.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環境。
所以,在培養孩子感恩意識的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平時在家里,如果父母尊敬長輩,對長輩噓寒問暖,就能成為孩子學習感恩的榜樣。
2.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感恩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對孩子的教育之恩完全不亞于父母的教育。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僅要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更應該教育孩子學習感恩老師,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老師。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老師
1.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無意中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慢慢地記到心里,并逐漸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因此,作為父母,在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應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懷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圍一切,還要用自己的愛引導孩子、感染孩子。
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關愛或幫助父母時,父母應敏銳體 察,適當感謝和鼓勵孩子。父母的這種感恩方式,不僅言傳身教,使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也使孩子體會到了施恩的快樂因此,父母的表率行為,對引導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學會等待是培養孩子耐心的一種體現。生活中其實無時不刻都在體現孩子的耐心,比如:學習遇到困難、目標沒有達成等,在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沒有耐心等待的能力,那么孩子的學習生活可能就會收到極大的影響。那么作為家長如何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
如何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
1.告訴孩子“等待”的概念
如果孩子需要了解什么是“等待”,那么孩子就需要知道時間是一個什么概念,很多時候孩子如果看電視超過了30分鐘,他可能不是有意為之,而是他并不清楚什么是超時。
所以家長們需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什么時間,以及什么是“等待”的概念,讓孩子對這些有一些認識,很多時候孩子與家長在等待的時候,家長并不會去考慮孩子的心情,很多家長一句“等等吧,阿姨馬上過來了”。
但是孩子會想等多久?馬上是什么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什么耐心與家長等下去,所以家長不妨告訴孩子一個準確的時間,并從等待的時間中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守時的人,總好過孩子在大哭大鬧的不愿意等,家長在一旁視若無睹吧!
在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學會尊重”這個問題上,我一直支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我們讓孩子尊重的前提是要讓孩子明白什么行為是不尊重人,不尊重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感受。感同身受往往效果會更好。
如何讓孩子學會尊重
1.家長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要有一點錯就總是板著臉指責他,而是應該委婉地指出來,盡量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會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原則問題,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這樣的態度比打罵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挫折時一種主觀感受,每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也是不一樣,對失敗和挫折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就會氣餒、灰心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很不利的,所以我們要明白如何讓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
如何讓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
1.給予掌聲
家長可用鼓勵的話語、樂觀的微笑、贊許的目光來增強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并幫助孩子分析產生挫折和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的方法。孩子遭受失敗和挫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一定不要動不動就把失敗原因完全歸咎于孩子。
在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失敗的原因時,家長可以結合具體事件和具體情境引導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在歸因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強調孩子的能力,保護他們的自尊、自信。
家長要盡可能在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之間找到平衡點,使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有信心面對,還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不是只期望成人的幫助或替代。
上一篇:15歲小孩叛逆期如何管教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么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