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沓的毛病怎么辦
2023.12.16 16:58
291瀏覽
急性子的爸媽有了一個“拖延癥”的孩子是什么感受,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打吧,心頭肉舍不得。不打吧,會被氣死!除了打罵,家長不妨可以試試這些辦法,輕松解決孩子拖沓的毛病。
孩子拖沓的毛病怎么辦?
1、尊重孩子的節奏
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
2、提高孩子的時間觀念
小孩子的時間觀念是比較弱的,所以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建立較強的時間觀,讓孩子合理的規劃時間,明白拖沓只是在消耗時間,并不能夠改變某些既定事實。
雖然每家的孩子不一樣,但是“屢教不改”的孩子總是會上演類似的場景:早上賴床不肯起,從叫起到穿好衣服要幾十分鐘;起床后穿衣洗漱磨磨蹭蹭……任你怎么打罵糾正都改不掉這些壞毛病?其實,不是孩子理解能力有問題或者記不住,而是你的教導方法不正確,家長們不妨看看這篇文章來學一學。
孩子有些毛病反復說就是不改怎么辦?
1、表現寬容的態度
也許有些壞習慣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但他又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經習慣的事。所以,父母應對孩子抱以寬容的態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的時候,就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問題。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點點的進步,也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父母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都會讓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
2、跟孩子共情
跟孩子共情是最重要的。共情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孩子做了錯事,或者出現了你以為的壞習慣,家長可設身處地想一下,是出于什么原因孩子才這樣做的。忘記帶水杯是因為上學快遲到了太著急?這時候不管是批評還是講道理顯然都不行。
對于父母來說,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頭疼的事莫過于孩子反復犯錯。真不知道孩子是沒聽懂教導還是故意的“知錯不改”,很多家長也是沒轍,下面給家長分享一些辦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孩子壞毛病總也改不了怎么辦?
1、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家長無論是教育孩子、批評孩子還是給孩子講道理,都要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他們的思考水平和能力,用一些他們能懂得語言去教育批評,這樣效果會更好。另外,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給予孩子慢思的時間時,家長也別閑著,在家長應該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很多時候想通了孩子的動機,你會發現的糾正他們錯誤的方法可能十分簡單。
2、制定具體辦法幫孩子改正
家長明白孩子的難處,制定出有效辦法幫助孩子來克服壞習慣。拿上學出門前總是忘帶東西的壞毛病為例,家長可提醒孩子頭一天晚上就將物品準備好,這樣就避免了慌亂中出錯。至于要準備哪些物品,家長可幫著孩子一起制作清單,將清單貼在家里顯眼處,每次孩子按照清單上的物品準備,就不會總是出錯。時間長了,也就養成習慣了。
同樣的錯誤,說了無數遍,孩子卻紋絲不動。碰上這樣的“熊孩子”,父母真的會氣瘋吧?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種場面,但又無可奈何。那今天就給家長們分享一些教育經驗,輕松解決問題,讓他們乖乖聽話。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怎么辦?
1、找到屢教不改的根源
孩子屢教不改,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種原因:自制力差、習慣不好、對外界的某些誘惑抵抗力差、交往的朋友不好等等。家長只要找到了孩子屢教不改的根源,然后沿著這個路子堅持引導,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的這個毛病會逐漸好轉。
2、良性溝通
和打罵比起來,更推薦良性的溝通方式。試著跟孩子聊天,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很多時候,跟孩子成為朋友,更有利于親子教育。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適合他們的規矩。溝通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孩子心中所想,更為了拉進親子關系。若是一直任由孩子發展下去,遲早會有別人替父母教育。
有些孩子不需要家長提醒,每天放學就能自行完成作業;可有些孩子,即使家長千叮嚀萬囑咐,他也還是會找各種借口和理由逃避寫作業,一有機會就不寫作業。其實,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孩子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家長找對方法,孩子就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會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
孩子總是不寫作業怎么辦?
1、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孩子總是不寫作業,家長其實也不用管他,讓孩子帶著作業去學校,等到第二天,老師自然會批評他。現在的孩子都是很怕老師,也是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看法的。孩子被批評以后,要面子,自然就會寫作業了。
2、勞逸結合。
孩子畢竟就是孩子,他們的這個年紀就是該玩的時候好好玩,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寫作業累的時候偶爾可以帶著孩子出去放松一下啊,親近一下大自然啊什么的,也防止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
導致孩子“厭學”的因素有很多。今天結合兩個案例的反思,僅從家長的角度來討論和分析,希望能為迷茫的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案例1:李某,女,35歲,公務員。兒子讀三年級。李某說孩子“厭學”,說每次已讓他學習就很煩。每次做作業,他都會拖延,心不在焉。李某說,孩子在學校也心不在焉,學習態度不積極,還偶爾頂撞老師。李某說,自己的各種努力徒勞無功,焦急萬分。
案例2:張某,男,42歲,醫生。我女兒讀高中二年級。張說,自己孩子“厭學”很嚴重,似乎對所有科目都沒有興趣。為此,給女兒報名了很多課后輔導班,但收效甚微。張某說,已經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實在是無計可施。好像“厭學”不分中小學,“焦慮”不分老爸老媽。
高一孩子有厭學心理怎么辦?
第一、“冷靜”
父母忽視孩子的實際情況,違背教育的客觀規律,急功近利,才會那么“著急”。每個孩子的理解水平和學習能力都不一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會快一些,有的會慢一些。但“急”的父母,不能讓孩子慢,只能快;不能走錯,只能走對。
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讓一部分孩子沉迷于虛擬世界。手機對孩子來說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有的孩子利用手機解決了不會的難題,但是有的孩子用手機進行打游戲,導致成績下降。那么孩子沉迷原神怎么辦呢?
孩子沉迷原神怎么辦
1、給孩子提前定規則
讓孩子規定游戲的時間,只要完成了學習任務,就可以獲得玩游戲的時間。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訂,并且約定遵守。其次,幫孩子建立明確的目標,制定清晰的規則,并給予他們反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預防沉迷游戲的方法。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在處理孩子沉迷原神問題時,家長不應該發脾氣罵孩子,也不要對孩子說網絡游戲是害人的。這樣只會使孩子更加煩躁和逆反,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家長要從理解孩子的角度出發,與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講大道理,要切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與孩子建立共同感知和語言交流。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與你交心并說實話。
上一篇: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長該如何做
下一篇:青春期的男孩叛逆家長怎么做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