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自主學習
2024.05.10 15:33
251瀏覽
只要我們家長積極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從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入手,努力做孩子學習的榜樣,正確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孩子一定會自覺主動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明確學習目的,保持學習興趣,從而實現自我的最佳發展。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主學習?
1、定量學習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休息5-10分鐘。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學習時間。
2、家長自己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孩子在家時,家長要在孩子學習時,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與孩子共同學習。當孩子看見父母都在學習時,孩子的積極性會更高。在學習之前,你還可以給孩子定規矩:看看你和我誰學得認真?他潛意識的競爭意識會被激發。在競爭意識的支配下孩子的學習效率往往會更高。
孩子在家做作業需要有人監督,孩子練琴、學跳舞、玩圍棋等等學要有人陪著,甚至和朋友一起玩也需要父母的保護。 孩子不主動怎么辦”成為家長著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人的大腦喜歡偷懶,如果長時間做一件事,或者長時間處于一個環境中,大腦就會滿足于現狀,不利于獲得新的靈感。 比如孩子學習不主動,功課拖拖拉拉,總是在最后一刻才補上,讓父母頭疼。其實,這是“懶惰”大腦的正常狀態。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學習?
第一,將大目標分解為階段性小目標。
將小目標分解為階段小目標也稱為“階段性小目標法”,一個大目標可以分為多個階段的小目標,小目標容易完成,每個完成一個小目標, 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強化學習,在小目標下繼續工作。
如果直接目標很大,那么目標越大,實現它所需的時間就越多。 一旦你度過了“望眼欲穿”階段,你就會轉變為“隨便”的心態:做不到,就放手吧。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學習?
1、引導孩子體會學習的快樂。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2、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圖書館,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更廣闊的世界產生向往,渴望獲得知識。
3、不要在孩子之間相互比較。
自主學習的基礎是必須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平和的學習情緒等。要讓孩子自主學習,首先培養孩子學習的各方面能力。只有各方面能力提高了,自主學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家長們怎么做才能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呢?
怎樣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1、讓孩子明白是為自己學,不是為家長學。
學習的目的讓孩子掌握知識,明道理辨是非,學習技能本領,長大后能更好生活,有更多選擇,是任何一個人成長中必不可缺的環節。學到的東西是存在自己身體某部位,屬于自己的不是父母的,任何人都拿不走。
2、創造利于學習的環境,不分散注意力。
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他不分散注意力。周圍不要放無關物品比如手機,只放一些學習相關物品。孩子學習時候,家長最好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可以拿本書在不遠處看,讓孩子明白不僅小孩要學大人也要不斷學習進步,做到言傳身教。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不愛學習,也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對學習愛得深沉,愛學習和愛玩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感,當孩子覺得不快樂、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感到厭煩,因此我們只有讓孩子學會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讓孩子感覺到學習中的樂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主動學習。
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1、要清除孩子思想上的雜念,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雜念太多,與家庭背景有關。夫妻不要吵架,至少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談話家里的收支問題,不要讓孩子了解太多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保證孩子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習上。
2、要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要讓孩子感到他是同學中最棒的,學習成績不好,只是因為學習沒有用心,如果學習用心,一定會成為同學中的強者。要通過加強引導,使孩子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然后“以點帶面”,使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家長想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必須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培養,這個過程不要著急,不要刻意。你可以把這件事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養成一個習慣,隨時隨地自然的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在無形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從而增加對學習的興趣。
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1、反復地告訴孩子,學習是快樂的,不是痛苦的,學習是好玩的,學習的必須的,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先從觀念上喜歡學習,認為學習和吃飯、睡覺一樣,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先從最簡單的做起。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讓孩子一學就會,一考就得高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信心和主動性。學習興趣最大的敵人就是考不出來,做不及格,聽不懂,如果家長在言語上再抱怨幾句,那這個孩子對學習就會產生恐懼感,老想著避開學習,哪里來談得上興趣呢?如果難度降低,他一聽就懂,一做就會,興趣就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想學,誰也擋不住。
3、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或成績,你體現得比他還要興奮,比他還要高興,為他鼓掌,為他驕傲,孩子就會記住這種感覺,老想體驗這種被父母認可的感覺,以后就會努力地想做出更好的成績,做得更好,讓爸媽快樂。很多孩子幼小時期的各種努力就是為了讓老師開心,讓父母開心,這是主要的動力。只有到了初高中或者大學以后,自我發展的意識才會逐步形成,才會過渡到為自己的成長而努力的境界。
4、使用游戲和情景模擬。游戲是父母與孩子進行直接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發現孩子興奮點和不足之處的方法,這種親子教育能寓教于樂,寓教于玩,非常直觀形象。游戲的素材可以是身邊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話,通過游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內容,培養學習興趣。通過幾次這樣的游戲模擬,孩子不但牢記了故事內容,還能自編自導發展成其他結局,大大開動了思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之所以不主動學習,是因為孩子即使懂得知識的意義,但是沒有懂得知識的價值。孩子懂得知識的意義不難,難得是懂得知識的價值。一旦孩子懂得知識的價值,也就是建立對知識的價值觀念,自然會主動投入學習。
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1、放手讓孩子去學習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不僅學習更輕松,而且學習效率更高。
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適當放手,給孩子一點空間,引導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讓他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的事。
2、使孩子主動做功課,做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
上一篇:如何勸不想上學的孩子
下一篇:16歲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