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變孩子厭學的態度
2023.11.30 08:30
287瀏覽
尚未成年的孩子因生活閱歷不豐富,心智不成熟,幾次考試受挫,在學習中得不到樂趣后容易放棄。其實,孩子厭學是多種表現,家長們不要以為只有孩子輟學才是厭學:多與孩子溝通,找出孩子不愛學習、害怕學習的原因,然后用我們的行動去幫助他們。
怎么改變孩子厭學的態度?
第一,不是不想學,而是看不到希望。
原因:不知道自己的優勢。
高中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很早就輟學回家了。我和他接觸不多,但我還記得,大家讀書的時候,他把頭埋在字跡里寫字,很認真。我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很吃力,但他總是在考試上得不到滿意的成績,他就有了強烈的自卑感。他整天沉浸在學習中,以至于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后來,他老是跟其他同學說自己能力不行怎么努力都是沒有用的,就開始混日子了。每個學校都有這樣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看不到希望,表面學習,但內心卻瀕臨放棄。根源在于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不夠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失敗就會完全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抵抗挫折的能力低下,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
解決辦法:
怎么改變孩子厭學的心理?
1、查找原因
孩子可能被老師批評,自尊心受傷,想逃避才不去上學,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和上進心,用大白話講每個人都要臉,都要面子。所以家長能夠通過孩子要好的同學去調查了解,或者聽聽孩子怎樣看待他的老師,或許從中能找到有價值的信息。
2、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其實孩子向父母吐露心聲,往往是希望能夠獲得安慰和鼓勵,從而推動他們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數落或者打罵,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從此怕被責罰而不敢說心里話。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產生共鳴。
3、協商解決辦法
厭學的孩子學不進去,對學習有著很強烈的反感和抵觸,所以厭學孩子就不會好好學習,這直接阻礙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作為家長,必須改變孩子厭學的狀態,為孩子的未來考慮。
怎么改變孩子厭學的狀態?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當父母再拿別的孩子做對比時,就已經觸及到了孩子的自尊心,總歸起來的原因,都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怪。雖然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成才,但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這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自信,也能夠有利于你們的親子關系。
2、鼓勵孩子相信自己
家長應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加以肯定;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尋找方法,讓孩子能夠體驗到進步、成功的快樂,而不要使用懷疑、警告的語言來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熱情。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當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恐慌后,厭學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厭學對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就連大人經過長時間的工作都會出現厭煩的情緒,更何況孩子呢?想要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家長要多進行換位思考,思考一下孩子現在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厭學該怎么辦如何應對比較好?
1、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他。
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往往是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如果家長動不動就對他們進行一番說教,孩子不但不會聽,反而會往家長所希望的反方向走,從而變得越來厭學。
2、家長多表揚鼓勵。
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
厭學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情況,年級越高,孩子的厭學情緒就嚴重。不去上學是初中生跟高中生經常會有的情況,他們經過過長時間的學習后,覺得學習又難有沒意思,再加上家長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過度關注,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對學習越來越抵觸。
孩子厭學不去學校了家長怎么引導?
1、弄清楚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每個孩子不去學校的背后都有原因,可能是不適應學校的環境,可能是社交能力不行,交不到朋友,感受不到快樂。可能學習壓力太大,逃避學習。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知道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2、積極主動地跟老師溝通。
對于孩子的學校生活,老師就是了解信息最全面的人。所以,在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時,父母需要主動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以了解到最準確的信息,辨明原因,從而最好地解決問題。
當男孩子出現厭學不愛讀書的情況時,很多家長都很暴躁,對孩子就是忍不住打罵,這樣往往會激發男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更加叛逆厭學不愛讀書。其實孩子出現厭學情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壓力,同時給予孩子幫助和鼓勵,引導孩子堅持下去,奔著那顆勝利的果實努力。
男孩子厭學不愛讀書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狀態。跟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的壓力和困難,支持、接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
2、給予鼓勵和認同。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真誠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不足之處表示理解和支持,幫助孩子完善自我身份的認同。
3、學會給孩子減壓。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善于思考,而非被動接受知識,以此提升學習的效率。孩子在學習中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學下去的興趣。
孩子在學校的心情其實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比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還有學習上的問題,而很多孩子對于老師有一種特殊的感覺,畢竟老師的威嚴性還是很大的,有些孩子就會因為老師的幾句批評或者是一個不好的眼色就會想東想西,從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
孩子厭學該怎么辦害怕老師?
第一,家長一方面要認真聽取孩子對事情的全部經過的陳述,以及孩子對老師批評和處理意見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冷靜分析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適宜的方法予以解決。如果是屬于老師處理問題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誤時,家長要積極主動與老師交換意見,幫助老師彌補教育過程的疏忽和過失,以化解孩子的抵觸心理,從而達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第二,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親身體會老師的難處,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切忌在沒搞清事實真相之前就簡單粗暴地批評孩子或對老師表示不滿。
第三,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為,這對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是極其重要的。要讓孩子懂得,對老師的尊重并不等于認為老師做得都對,對老師有意見就應該向老師提出來,只是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師談心,說明實情,消除誤會。
第四,家長要讓孩子充分了解老師,也要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氛圍,告訴孩子學習的好處,要讓孩子了解到學習可以增長知識,可以開闊視野。孩子不愿上學,有可能是自卑心理造成的,盡量調整好孩子的心態,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這樣做可有效改善孩子上學恐懼的心理,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有耐心,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
上一篇:孩子上小學厭學怎么辦
下一篇:怎么引導厭學的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