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2024.05.11 11:30
267瀏覽
初二是初中一個關鍵時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初二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決定了初三孩子的發展歷程。面對初二學生厭學的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的去引導孩子走出怕厭學的情緒,不然會導致孩子輟學的事情發生,最后追悔莫及。
初二的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第1、調整好心態
家長首先要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目前的狀態,使她幼小的心靈倍受痛苦的煎熬,家長自己先要擺正心態,以平和、樂觀、積極的心態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相信自己的改變能帶動孩子的改變。
第2、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對學習沒有充足的興趣是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定要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的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父母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孩子的學習上,孩子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意志,來承接父母的意志。從而導致:孩子在學習上變得越來越被動,父母越來越不耐煩,親子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大,關系越來越疏離。
初二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一、將學習的責任歸還給孩子。
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孩子,是喚醒他內驅力最基本的條件。當孩子可以決定什么時候學,學什么的時候,他的自主權其實也就釋放出來了,特別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主”這件事毫無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說了算,他們內心會倍爽。
二、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成就感,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感受。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某種成功,得到了認可表揚,就會產生滿足感,使學習速度加快,效率提高,并且自覺性也會明顯增強,這些都會促使孩子再次獲得成功。
案例:我家孩子今年剛升入初二,開學沒幾天就和我說不想上學了,我氣得狠狠吵了他,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整天不理人,晚飯喊他也沒吃。以前我們都沒學上,現在小孩都怎么了?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好啊?
初二的孩子叛逆厭學怎么引導?
1,首先了解下最近孩子有沒有什么反常,在學校有沒有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比如換老師還有成績突然下滑之類的,如果有突發行為,需要家長站在孩子角度尊重他進行溝通。聽聽孩子說些什么,孩子的看法很重要。而且在這個時候孩子很需要傾聽他的父母,愿意跟你吐露心聲,說明他相信你,關于這一點,家長需要心平氣和的聽孩子發表完言論,不要一味的否定他,肯定的同時委婉地提出改造的方式,態度平緩,不要焦躁。
2,是不是之前給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很多父母非常強勢,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指定的道路前進,導致拔苗助長,孩子叛逆嚴重,如果是這種問題,可以和家長商議如何合理的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厭學的孩子不會無緣無故討厭學習,肯定是有原因,也許是成績給了他挫折打擊,或許是因為同學們的排擠,老師都不待見,家長一定要問清楚,弄明白,相信自己的孩子。
3,可以問問孩子是不是最近學習壓力較大,比如各科成績不理想,跟不上導致對學習抗拒,如果是就更換補課老師,提高效率。可以找找緩解學習壓力的辦法,放松,減少壓力,可以帶孩子休閑娛樂,適當的玩耍,一味的學習不一定能取得好效果,勞逸結合才是最佳辦法。
4,耐心的開導,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強硬的方式跟對方對著來,因為現在孩子處于叛逆的階段,任何強硬的方式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所以要盡量順著孩子的意愿進行。
厭學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情況,年級越高,孩子的厭學情緒就嚴重。不去上學是初中生跟高中生經常會有的情況,他們經過過長時間的學習后,覺得學習又難有沒意思,再加上家長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過度關注,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對學習越來越抵觸。
孩子厭學不去學校了家長怎么引導?
1、弄清楚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每個孩子不去學校的背后都有原因,可能是不適應學校的環境,可能是社交能力不行,交不到朋友,感受不到快樂。可能學習壓力太大,逃避學習。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了解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知道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2、積極主動地跟老師溝通。
對于孩子的學校生活,老師就是了解信息最全面的人。所以,在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時,父母需要主動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以了解到最準確的信息,辨明原因,從而最好地解決問題。
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難管教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比較活躍,想起一出是一出,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產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初中階段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家長要及時做好對他們的引導,幫助他們把注意力重新放到學習上來。
初中叛逆期孩子厭學應該怎么引導?
1、找到原因。
了解孩子為什么厭學很重要。可能是孩子對某些科目或課程內容不感興趣,也可能是孩子缺乏自信心或者在學習方法上有困難。了解原因可以幫助家長制定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2、與老師交流。
與孩子的老師交流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問題。老師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和方法,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厭學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要讓孩子自己切身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從而真正產生學習的迫切感和強大動力。
孩子厭學怎么引導?
1、一位美國的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家長的談話中不知不覺獲得的。”小文的父母和老師一定要注重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要重視孩子發出的每一個負面情緒的信號。只有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劇的發生。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應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那樣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和老師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孩子的許多想法和感受是合情合理的。
2、對孩子的關愛和體貼會緩解孩子的厭學情緒,但不要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平時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對于初中生,家長要特別注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意識,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聽聽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如果發現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確的地方,家長再加以糾正和指引。家長也應走出認識上的誤區,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須“小學力爭上游,高中爭取重點,大學要上名牌”。成才的路千萬條,家長不要把孩子學習的那根弦扯得太緊。
3、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4、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厭學是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從而使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情緒。
3.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4.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學習任務,以致孩子無法承受,從而對學習感到厭倦,甚至厭世。
上一篇:怎樣和孩子溝通
下一篇:孩子打游戲脾氣暴躁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