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小文媽媽
2022.08.13 16:37
985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在高中的課程安排上,地理課程相對較少,這就導致了,很多高中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只是課前臨時抱佛腳,沒有學習計劃,也缺乏自己的學習總結。這就造成了學習沒有目標性、沒有針對性,聽課的時候覺得自己都會,考試的時候才露出馬腳。
地理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及時復習鞏固
根據一百多年前,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復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于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愿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地理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2、高中地理課本的內容比較抽象
理論性較強,主要講的是,各種地理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發展的規律,不象初中課本,那么淺顯易懂,特別是高一上冊是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地球和大氣部分,本身是自然地理中的難點內容,所以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確實會感到困難的。
3、地理的學習方法不正確
地理知識固然需要背誦、記憶,但絕對不是死記硬背,不少同學很容易走進這個誤區,因為地理知識很難理解。
所以,大家會通過死記硬背來掌握地理知識,雖然前期看起來效果明顯,但是隨著內容越來越多,知識越來越深,學起來就會非常困難,高中地理要著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應用,才能提升地理成績。
地理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
1、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通過聽講,我們可以知道重點所在,通過做筆記,我們可以加深對難點的理解。
2、學會概括
有的章節內容繁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南亞地型復雜,可用八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四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我國季風氣候的優點可概括為:預熱同期。
3、聯系整體,分析差異
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氣候,地形,土壤),社會經濟環境(人口,城市,工業,農業)。在地理環境的大背景下,各項地理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看到一種事物就要試著去牽出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
以日本為例,我們首先可以想到它的氣候--季風氣候,接著地形--山地多,平原少,河流--短小,水能豐富,工業-外向型工業為主。
不同地區,地理環境差異也顯著。像長江中下游平原與東北平原,同為我國東部平原,氣候,土壤,農業卻不一樣,平時在學習的時候就要善于發現,善于總結。
上一篇:地理考不好的原因
下一篇:地理為什么考不好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