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學習
愛笑的琪琪
2022.08.26 12:47
478瀏覽
1回答
言言媽媽
在學習的時候,態度一定要非常認真,推理也要做到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我們學習,要做到,能準確的運用所學過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在寫完作業之后,也要做到認真檢查驗算,避免錯誤的發生。
孩子如何學習?
1、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
一個人的習慣好不好,素質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要明辨是非,隨時提醒自己。比如,注意自己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每一次作業或考試書寫的工整,注意待人接物的禮儀,等等。
一開始可能有點兒“累”,但用不了多久,你就習慣了,而且讓你一輩子受益。
2、開好頭不開壞頭
習慣是通過過程養成的,而過程都有開頭。只要是想好了準備做的事,就要果斷地開頭,不要拖,不要等。
比如:我打算背單詞了,好,開始背。我打算寫日記了,好,開始寫。一段時間以后,你覺得它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沒有什么覺得不覺得,到時候就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好習慣就養成了。
相反,壞事千萬別開頭。因為開了頭就會對自己放縱了。
3、一定要堅持下去
開了好頭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難要咬牙堅持,千萬不能松勁。好習慣一定要堅持下去,看到很多同學剛開始堅持的好習慣慢慢扔掉了,覺得非常的可惜,因為,只要在堅持一小下,就能看到效果。
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感覺到困難的時候,就要有“多堅持一下”的信念,一定能收獲不一樣的結果。
4、及時復習
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布置的作業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復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后忘,到后面問題成堆的現象,關鍵要做到“及時”。
特別是對于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復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5、分散學習
“及時復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更好。
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復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復習半小時,第二天再復習15分鐘,第四天復習10分鐘,一周后再復習5分鐘。結果后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于前者。
6、要認真檢查作業
做完作業后認真檢查,是保證作業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業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和問題,因此,作業做完了之后,—定要認真檢查之后再交上去,這樣就避免了作業中的差錯和漏忘。
作業檢查—般分四部進行:—是檢查題目是否抄對;二是審題是否正確;三是運算是否正確?四是方法、思路與步驟是否正確。平時做完題要認真檢查,養成習慣,考試時方能如此。
7、做完作業后要耐心思考
作業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這一道作業題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這道題和例題有什么關系,和哪些題有聯系。
有什么特點、規律可尋,稍加變化還能變成什么樣的題,是否還有其它的解題方法等等。
這樣才能把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達到系統掌握,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的目的。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