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差怎么補救六年級
毅菡寶媽
2022.09.03 15:22
591瀏覽
1回答
言言媽媽
認真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自己的數學成績,是已經需要補救的狀態,那就更要抓好這方面。而在做題的時候,可以把解題過程,直接寫在題目旁邊,這樣可以在老師講題時,很快的跟上老師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數學差怎么補救六年級?
1、不要死記硬背,公式,定律
而是要靠分析、理解,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特別要重視,課堂上學習新知識,和分析練習的時候,不能思想開小差,管自己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積極思考,遇到不懂的題目時,要及時做好記錄,課后和同學進行探討,做好查漏補缺。
2、要有善于觀察、閱讀的好習慣
只要我們做數學的有心人,細心觀察、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
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以從多方面、多種渠道來學習數學。
如:從電視、網絡、《小學生數學報》、《數學小靈通》等報刊雜志上,學習數學,不斷擴展知識面。
3、要學會概括和積累
及時總結,解題規律,特別是,積累一些,經典和特殊的題目。這樣既可以學得輕松,又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也要重視,其他學科的學習,因為各個學科之間,是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學習數學,有促進的作用。
六年級數學有什么答題技巧?
1、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
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于,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準確辨識。
2、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
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
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并能準確運用。
3、分類法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
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分類,既要注意,大類與小類之間的,不同層次,又要做到,大類之中的各小類,不重復、不遺漏、不交叉。
4、分析法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或要素,并對這些部分,或要素,進行研究、推導的一種思維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據,總體都是由部分構成的。思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決總體,先把整體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開來,再分別對照要求,從而理順解決問題的思路。
也就是,從求解的問題出發,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兩個條件,依次推導。
一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這種解題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圖”進行圖解思路。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