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學習習慣
寶貝彤彤
2022.10.20 19:06
517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一年級學生由于特殊的年齡特征,光靠老師的工作是不夠的,家長的力量不可忽視,爭取家庭輔導與學校教育達到和諧統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必須從點滴做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必然讓學生終身受益。
一年級數學學習習慣?
1、課堂上的傾聽
課堂上的傾聽就是專注的聽老師講、聽同學說,它是學生獲取新知識,取得優秀成績的有效保證。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培養孩子學會傾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
2、用眼去觀察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受外界影響,在數學考試或練習過程中出現以下的情況:漫不經心,東張西望,粗心大意,邊做邊玩,結果練習時間長,差錯也不少,原本會做的也做錯。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用眼去觀察每個問題的信息,看到數量變化的關系,較快地理解概念的實際意義。
3、課前預習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預習不是讓學生茫無目的的去看書,而是我們老師根據每一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置精心預習提綱,并讓學生根據預習提綱進行預習。
4、愛動腦的好習慣
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思考。對能夠得出結論的學生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式給予獎勵,讓他們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少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5、大膽發言的習慣
發言需要學生將自己的思考過程用言語的形式表達出來,要把內部的知識轉化為外部的語言,必須表達清楚,使別人能聽懂,因此自己內部的思維必須清晰才行,所以發言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在課上盡量創造更多讓學生發言的機會,注意學生表達的準確性與嚴謹性。
6、勤于記錄的習慣
低年級學生思考問題時,往往一有想法就立刻舉手,或是有了新想法,就把前面的想法忘記了,思考問題不講究條理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可以通過在學期初給每位學生發了一本練習本作為草稿本,并要求草稿本上書寫要有條理,規范端正。另外,交作業本時,草稿本也一齊上交。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