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預習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2.10.27 19:30
450瀏覽
1回答
薇薇寶貝520
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并能認真去實踐的學生,自學能力和思維水平都強于一般學生。所以,我們要重視加強對學生預習進行指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勤于思考敢于實踐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年級數學怎么預習?
1、閱讀課文
讀:就是閱讀課文,學生要逐字逐句地閱讀下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弄清中心問題,明確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識的基本結構(如定義、定理、解題方法等),從總體上作概要性把握。
2、查閱
一年級知識連續性強,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課程無法學下去。預習的時候發現學過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課前查閱有關內容搞清楚,力爭經過自查不留問題。
3、預習時多思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對所預習的內容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從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證題的方法到證題的依據等。預習時應思考:這一節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義?有什么條件?公式如何運用(正用,逆用,變用)。
4、做好預習筆記
做預習筆記有助于提高預習的效果。簡短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圈畫,批注,難點、疑點及復雜的內容則要寫在筆記本上。對于在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結合新舊知識進行縱橫分析,思考,若尋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記下來。
5、檢驗預習效果
在預習過程中,動手寫一寫,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過練習進行自我檢測。數學課本上的練習題都是為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出的。預習中可以試做那些習題,之所以說試做,是因為并不強調定要做對,而是用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預習效果好,一般書后所附的練習是可以做出來的。
6、鼓勵學生通過預習發現問題
學生通過預習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其實就已經達到了預習的目的,帶著這些問題到課堂上去,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目標,教師在講解時,學生會更加注意聽講,更加積極去思考。鼓勵學生勇于嘗試解決問題,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實踐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上一篇:小學四年級有必要補課嗎
下一篇:英語如何提分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