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小孩數學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2022.12.02 10:16
1042瀏覽
1回答
叮當小可愛lv
在學習中,有不少孩子會出現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差的情況,其實不用著急,孩子理解能力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或者學習習慣不對,家長注意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就能在一定時間內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六年級小孩數學理解能力差怎么辦?
1、培養孩子理解應用題意的能力
孩子對于一些應用題目的表述,不能正確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應用題是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小學生害怕的學習內容。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實際與實物場景的方法,克服難點,誘發學習興趣。
2、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
老師上課在講解公式、定理、概念時,一般都揭示它們的形成過程,而這個過程卻又是同學們最容易忽視的,有的同學認為:我只需聽懂這個定理本身到時會用就行了,不需要知道他們是怎么得出的。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為老師在講解知識的形成,發生的過程中,講解的就是問題的一個思維過程,揭示的是問題解決的一種思想和方法,其中包含了抽象、概括分析、綜合、推理等能力。如果我們不重視的話,實際就失去了一次從中吸取經驗,鍛煉和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的機會。
3、把握好學期初始階段的學習
學習貴在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但同時我們注意到新學期初的學習很重要,它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要投入到了新的學習生活。時間不算短的假期,同學們一定感到輕松了很多。可能感到還不那么緊張,然而我們的學習卻更需要從學期初抓起,抓緊期初學習很重要。
4、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視覺效果也就各不相同。在數學學習中培養孩子多角度、多方面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也是培養孩子思維獨特性的有效途徑。家長可以從具體的數學題出發,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發展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比如鼓勵學生多問:“還有什么方法?”“假如……結果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認識和思考問題,有利于強化孩子思維的發展,避免那種把思維禁錮在一個僵化單一答案中的習慣。
5、培養數學運算能力
每次考完試后,我們常會聽到一些同學說:這次考試我又粗心了。而粗心最多的一種現象就是由于跳步驟產生的錯誤,并且屢錯不改。這實際上是不良的學習習慣、求快心理造成的數學運算技能的不過關。要知道數學題的每一步都是運用一定的法則來完成的,如果在解題過程中忽視了某一步,那么就會發生這一步的法則沒有正確的運用,進而產生錯解。
上一篇:小孩子一年級語文太差怎么辦
下一篇:怎樣讓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學好數學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