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怎么辦
辰明媽媽
2023.11.06 12:06
670瀏覽
1回答
櫻花雨888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孩子的心思都在玩上,那肯定就不會有精力再去學習,所以就表現出了心思不在學習上的狀態。這時,家長需要指引孩子轉移注意力,教會孩子勞逸結合,在該玩的時候好好玩,但該學習的時候也要用心學習,在這過程中,家長的教導十分重要。
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怎么辦?
1、制定短期學習計劃
由于目前孩子的心情比較浮躁,所以,完整學習計劃的執行效果并不會太好。不如就先制定暫時的短期學習計劃,比如一周、兩周。這樣比較容易產生成就感,等學習漸入佳境后,再調整計劃也不遲。
2、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若是讓孩子在整日面對枯燥的學習生活的情況下,還想讓他主動對學習產生興趣,這也是有點難度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幫忙了。聰明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在“不經意”間發現學習并非毫無樂趣可言。
3、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好處,強化好的學習行為
人類行為產生的基本條件是強化,一個好的行為會由不斷強化而越來越鞏固,這就叫“塑造”。因此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有好的表現,就多強化孩子做出的好的行為。
比如作業很快做完了,孩子會體會到快速完成作業的成就感。這時,父母把多出來的時間給孩子自由安排,那孩子回家后就立馬去寫作業,孩子自己能夠把控學習的節奏,之后自己安排的時間也會很快樂,整個學習過程的體驗就是快樂的,有掌控感的,這樣孩子就更容易堅持學習。
4、適當批評教育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的話,家長的批評也是很有必要的,適當給孩子增加壓力。
5、學會正面激勵
學習的榜樣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而且,應該給孩子多做正面的積極引導,讓他們努力上進。
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的原因:
1、孩子學習目的不明確
這類孩子不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多數是為了父母隨波逐流的考大學,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方向。當一個人不明白他干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時,他就很難有動力,沒有了動力,積極性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2、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
望子成龍,要求過高:要求過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制的手段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復父母的不公正。
要求過低或放縱:大多數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如果此時父母對兒童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
3、外界誘惑多
抖音小視頻還有各種游戲吸引,導致孩子沒有心思學習;周圍環境中學習氛圍淡薄,讓孩子很難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學習的環境中,自然很難主動去開始學習。
上一篇: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下一篇:孩子不能主動學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