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產生自卑感厭學心理的原因
小櫻桃的mm
2023.11.09 23:57
485瀏覽
1回答
仙女晨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由不完美一步一步走向完美的,但是父母總希望孩子做任何事都是完美的。這種過分的追求完美,造就了孩子的不自信,認為自己怎么也做不好。面對孩子厭學、不自信,就用你那發現孩子缺點和不足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肯定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加油。
孩子產生自卑感厭學心理的原因:
1、學習無法激起孩子的興趣
學校的學習主要以訓練為主,每天的學習更多的像是一個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些學習內容枯燥,重復。時間長了,孩子的新鮮感完全喪失,學習根本提不起勁頭,只能每天靠父母逼迫和催促才能回到書桌前寫作業。學習讓孩子感受不到樂趣,學習變成了一種完完全全的負擔。
2、學習的時候完全喪失了自由
每天在學校里被嚴格管控那么長時間,孩子回到家剛準備放松一下自己,結果繼續被家長監控,各種家庭作業壓過來,又得連續做上幾個小時。孩子已經無法觸摸到自己的內心,開始變得煩躁和極度的厭倦。
3、孩子缺少成就感,失去了成長的動力
有時候,孩子上課聽不懂,老師已經講過去了;有時候孩子感覺懂了,但是習題就是做不對;有時候孩子會的,但是考試沒有做對。這些都是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一旦演變成大人對孩子的不信任,那么孩子就會感覺到痛苦和厭惡。
4、打擊教育
不僅僅是學習,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孩子作業不會寫,你一句“笨死了”;孩子因為玩的太開心了,把衣服弄臟了,你來一句“下回不讓你去玩了”,孩子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這種打擊教育是最容易讓孩子厭學、不自信的原因之一。
孩子產生自卑感厭學心理怎么辦?
一、讓孩子有一定的自由
我寧愿讓孩子少學一些,也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孩子應該練習自我管理。一開始孩子肯定做得不夠好,家長要有內心的忍耐力,并且去幫助他調整。如果我們一直不給孩子鍛煉的機會,一直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那么結果就是孩子慢慢變得依賴,同時失去最為重要的思考能力。
二、多鼓勵
家長養育孩子以鼓勵為主,而且鼓勵要具體,落到細節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今天默寫錯了3個字,但是昨天錯了4個字,家長要表揚孩子今天少錯了1個字,進步了。家長只有堅持不懈的發現孩子每天一點點微小的進步,然后將這個小進步放大,表揚,持續一段時間,孩子的不自信會得到很大改觀。
三、給予孩子幫助
從學習的方式方法上給予孩子幫助。有些孩子很幸運,遇到好的老師能夠在學習的方式方法上給予點撥,但是還有很多孩子沒有這么幸運,這就需要家長去補上這一塊。
自己幫助孩子可以,幫助孩子去找孩子喜歡的老師來幫助孩子也可以,無論哪一種方法,前提是孩子能接受這個幫助他的人,有了這個前提,再從方式方法上具體去幫孩子提升,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孩子能自己體會到進步帶來的快樂,學習興趣自然就會產生。
四、表現關愛
有些人也許會擔心對孩子過分慈愛會讓他們更依賴父母,實際上,向他們展露你對他們的情感,能讓他們收獲安全感。而父母的關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五、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每天起床后讓孩子說幾句“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諸如此類自我激勵的話,學會自我暗示,這種辦法很有效。自卑感強的孩子如果經常能這樣自我激勵,自我鞭策,很可能會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上一篇:孩子上學不認真怎么溝通
下一篇:小孩子厭學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