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愛笑的琪琪
2023.11.14 16:32
385瀏覽
1回答
媽媽咪呀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1、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樹立威信
做家長的在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同時,還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平時可以在孩子面前嘻嘻哈哈的,但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一定要嚴肅起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聽從爸爸媽媽的管教,總之爸爸媽媽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2、家長沒有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
如果做爸爸媽媽的經常在家里看電視,又怎么能指責孩子,不讓孩子看電視呢?在指責孩子的錯誤之前,一定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所以,做爸爸媽媽的凡事都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
3、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
我們總是說對孩子要合理期望,但事實上真的能做到的家長少之又少。比如考試成績出來了,看到別人家孩子排名都是個位數,自家孩子都是十位數,心里就著急了。“好好努力,下次你也考前十。”孩子的能力有限,家長定的目標過高,孩子自然會反感,就會導致不聽話。
4、說過多的大道理
每一個家長也都曾是孩子,所以換位思考下,就能理解,為什么跟孩子說了那么多,孩子卻什么都聽不進去。有時候說的多了,可能就會物極必反。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1、教育不粗暴,說服有技巧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應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指指點點,會給孩子造成咄咄逼人的感覺,令他難以接受,因此引發對立情緒。想要說服孩子,父母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與孩子溝通時,先營造一個輕松的談話氛圍,避免說情緒話,讓孩子愿意開口說,先聽孩子把他想說的話說完,然后再發表自己的看法。
2、學會低聲教育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總是對孩子進行命令式語氣說話,或者是把嘮叨、說教、指責當成了自以為的“溝通”,這會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對孩子實行“低聲教育”,研究表明,每個人在聽到不同聲調的語句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時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這種低聲教育的方式,更易于讓孩子接受。
3、學會正面教育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都會以自己的猜想強加于孩子身上,認為“孩子太淘氣、不聽話”,當孩子反駁家長的“欲加之罪”時,家長都會認為孩子是在狡辯找借口,根本不聽孩子的“申訴”,這就是家長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反饋,家長要學會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看看孩子的優點與閃光處。
4、學會傾聽
作為父母有時候真的會很少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坐在孩子的身邊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必要的時候作為父母可以聽一聽孩子的日常生活,作為父母可以問一問孩子,在學校里有沒有發生什么事呀,增進與孩子的溝通。學會傾聽是一種簡單輕松的方式,但卻蘊含著巨大無窮的力量,父母的認真傾聽,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在乎,同時,還能夠釋放孩子們的不良情緒,培養孩子的內驅力。
上一篇:孩子上課愛動坐不住怎么辦
下一篇:怎樣給孩子安全感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