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制力的7個方法
玖兒寶寶呦
2023.12.05 17:41
328瀏覽
1回答
艾西兒寶寶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是有很大的責任的。家長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因此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家長自身就必須反省和改變。只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孩子的自制力一定會增強的。
提高自制力的7個方法:
1、與孩子交流的方法要適當。
當父母友好而適當?shù)呐c孩子交流時,不僅能讓孩子好好聽話,還能讓幫助孩子學習處理周圍事物,幫助孩子解決沖突,讓孩子學會自控與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
2、要滿足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使其擁有滿足感。
如果現(xiàn)在孩子感覺到已經(jīng)被滿足了,那么今后在不被滿足的時候,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接受,也將更利于自制力的形成。如若孩子的大事小事都不能被滿足,他們就會和父母產(chǎn)生疏離感,那么今后在孩子的自制力培養(yǎng)中就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問題。
3、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權(quán)”。
父母在滿足孩子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在一定范圍內(nèi)自己做主。這種做法既能達到讓孩子克制自我意識的目的,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決策能力
4、及時提醒。
大多數(shù)孩子都容易分心,另外,由于孩子理解力有限,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和規(guī)則,不僅記憶慢,而且容易忘記,導致很難堅持完成一件長時間的任務(wù)。因而當孩子分心或者沒有遵守規(guī)則的時候,父母要注意提醒,并把孩子拉回到原來的規(guī)則上。
5、寓教于樂,把鍛煉孩子自控力的過程變得更有趣。
培養(yǎng)自控力的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把全部的期待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件事情上。這時父母可以用一些簡單有趣的小游戲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引導孩子把極具誘惑力的東西,想象成沒有誘惑力的東西,像把棉花糖想象成硬邦邦的石頭,這樣就能幫助孩子克服“下一秒就要把棉花糖吃掉”的想法。
6、對孩子耍賴行為說不。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可能會撒潑耍賴。父母一定要堅持底線,不管孩子如何耍賴撒潑都不要妥協(xié)。時間久了,孩子自然也就不再耍賴,自制力也慢慢得到提升。
7、借助外力監(jiān)督孩子。
家長不可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而且長時間的監(jiān)督也會讓孩子心生不滿,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組隊”,共同提高自制力。有了小伙伴的加入,孩子自然會變得上進,自制力也會變好。
孩子自制力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給予過大的心理壓力。
父母經(jīng)常做這樣的事情,比如當孩子做完數(shù)學題后,就讓孩子再看一會書,看完書又要孩子再多做幾道題。當孩子考進前十名的時候,又希望孩子能考進前三,考到了前三,又希望考第一。父母布置任務(wù)過多,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一直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慢慢地就開始自制力變差,敷衍了事……
2、沒有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感。
家長在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經(jīng)常只會說“你今天必須給我做完這個作業(yè)”之類的話,也沒有給孩子建立規(guī)定,這樣會讓孩子很難達成,尤其是當孩子沒有達到要求的時候,頂多會告訴孩子“下次不能這樣。”沒有規(guī)則感的孩子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自控能力自然就會很差。
3、父母沒能以身作則。
我們都強調(diào),言傳不如身教,很多家長對孩子有各種要求,但是對自己的要求卻非常低,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當著孩子的面看電視,約定好的事情,卻沒有做到。其實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沒有自控能力的表現(xiàn),孩子看到之后也會有樣學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