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去上學的孩子怎么引導
媽媽咪呀
2023.12.11 08:46
466瀏覽
3回答
小櫻桃的mm
引導教育好過強制教育,引導的關鍵是讓孩子自己知道學習的重要。家長需要引導孩子了解學習,以及了解自己,并且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學習的態度。引導孩子的時候需要心平氣和,要有耐心,更需要鼓勵、認可、傾聽、支持,這樣才能起到比較好的引導作用。
不想去上學的孩子怎么引導?
1、家長也要學習
家長也要不斷讀書學習思考,增長知識和智慧,才能有效應對孩子成長途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2、強化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驅力,是社會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孩子頭腦中的反映。它常常以意向、愿望和興趣等形式表現出來,對孩子的學習起較強的推動作用。動機越強,學習越積極。強烈的學習動機可以抵御學習疲勞和厭學情緒。
3、改善孩子情緒
家長要和孩子盡量多的保持溝通交流,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思想變化,情緒變化是比較劇烈的。所以家長要重視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不要只看到學習,寫作業本身的活動。對孩子在同伴中,或者是在學校里遇到了什么事情等等,進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能多用語言表達,它也會疏導一部分抵觸學習、抵觸學校的情緒。
4、感受學習喜悅
父母可以利用成功的喜悅之情來化解孩子的厭學情緒,因為人人都喜歡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比如,雖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怎么好,但他這次的背誦課文還不錯,這時可以借此機會夸獎他一番,或給他一些獎勵,以肯定他在學習上的能力。
5、制定合理目標
正確的目標設定,可以讓人不感覺迷茫,而清晰的道路會給人更大的追尋勇氣。因此,家長有必要就目標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6、父母以身作則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7、引導分享成果
一個人每天去勞動,如果勞動成果沒人分享,那么他是沒有持久動力的。就像父母為家人精心準備了一大桌美食,結果家人都不喜歡,那么父母失落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孩子也一樣,要讓他有學習興趣,就要讓他覺得,父母愿意跟他分享一天的學習收獲。
上一篇:18歲孩子叛逆怎么辦
下一篇:17歲男孩叛逆期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