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厭學該怎么辦
豪豪小寶寶
2023.12.20 10:40
983瀏覽
1回答
洛水伊佳人
一個初中的孩子自述說,他的父母從小對他都比較嚴格,從小在嚴厲批評打罵中長大,導致只要上學都感覺很壓抑,很煎熬,學習一會就感覺渾身不舒服,頭痛欲裂,心中像插上了一把刀子,極度的討厭厭學,一聽到父母讓我好好學習,他就要離家出走。孩子已經出現了極度厭學的癥狀,我們該怎么引導呢?
極度厭學該怎么辦?
父母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孩子消除有關的負面情緒和情感體驗,重建正面信念。
第一步、被允許
允許你的孩子在考試中墊底,作業做不好,表達對學習的負面情緒......即使它是如此糟糕,這一切都會被允許。無條件地去愛,去接受。長期堅持這種寬容的狀態,很多家長擔心這樣會不會讓孩子的學習變差。不,父母的長期接納和許可是幫助孩子完全放松并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的最重要的一步。
在這一點上,父母應該小心不要和孩子談論學習。只要告訴你的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相信你可以自己管理。就算孩子的學習,讓你不舒服,不順眼,你也必須堅決不提學習,而且要長期堅持。
孩子越感到被允許,他的頭腦就越能放松,他就越能以正常的方式看待學習,當一個孩子能夠讓學習看起來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時,他就能夠進行戰斗并更積極地學習。因為這次學習對他來說,沒有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學東西哎反而更容易了。
第二步、被看見
在很大程度上,學習不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沒有成就感,導致喪失信心。 父母需要更多地看到孩子的長處,去識別、表揚、增強孩子的信心。 家長應該意識到對孩子的多維度(學習和生活方面)評價,而不是單維度(學習)關注孩子。
父母每次看到它,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成功的體驗。 越喜歡自己,越看重自己,自尊心越高,越向上,越覺得需要改變,最終父母會看到一個越來越好的孩子。
比如孩子喜歡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凈凈的,比如父母累的時候,孩子給父母做飯,比如偶爾的起來的早了一次等等,孩子身上的表現好的地方,和進步的點都需要家長善于發現,多表揚孩子,鼓勵孩子。
極度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長期的打壓
有些父母對孩子過于嚴格,從小到大,不管孩子如何努力,總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還可以進步,從小到大,沒有聽到父母的一句贊美和贊揚,長期生活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孩子感覺呼吸都困難,進入學校更加的壓抑,就開始出現厭學的情況。
2、學習方法不對
調查中,60%的學生覺得“上課聽不懂老師說的話”,25.9%的學生“經常心不在焉”或“就是聽不懂”,下課后有很多習題看不懂,經常抄作業,甚至不交作業。 29.4%的學生認為“我基礎不好,即使努力也不會進步。”這些學生因為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或克服學習的威脅而產生學習焦慮。學習障礙,導致自尊、自信心受挫,或失敗感、內疚感加重,形成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有的學生將學習目標或抱負定得太高,但努力與目標相差甚遠,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產生消極情緒,阻礙學習,形成惡性循環,缺乏探索有效學習策略的能力,造成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成績差,需要外界幫助來促進學習。
3、沒有學習興趣
青少年興趣增長的顯著特點是情緒不穩定,外界發生的人和事都能吸引孩子的興趣,關注點就會發生轉移。 大多數厭學的學生將興趣從學習轉向其他事物。 例如,一些學生沉迷于游戲、視頻和互聯網。 一些曾經熱愛學習的學生,由于對電腦游戲的迷戀,逐漸放棄了學業。 然而,還有一些色情圖片對學生的危害更大,讓他們感到沮喪、打架、觸犯法律。 一旦學生的興趣從學習轉變為社會不良活動,他們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而且討厭學習。 除了自控能力差,還有其他心理因素,比如電子游戲的瘋狂刺激,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上一篇:孩子叛逆嚴重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解決孩子厭學的方法有哪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