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怎么開導
宸熙宇媽媽
2023.12.21 10:40
1434瀏覽
1回答
毅菡寶媽
父母為了孩子,真是費了心思又費錢,全力以赴。可是,家長拼命付出,為什么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厭學?
孩子厭學怎么開導?
(1)父母首先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有一個有趣的父親和女兒。
一天, 13 歲的女兒說:“我想自殺。”
這位爸爸平靜地回答說:“活下去很難。但青少年自殺是社會新聞。每個人都會認為爸爸媽媽是殘忍的,是狠心愚蠢的狼媽虎爸。爸爸甚至會失去工作。我還是一個老師。我沒辦法和別人說,我只有尊重我女兒的選擇,這是教育者應該做的……”
他那可憐巴巴的認真讓他女兒笑了。后來女兒說,她覺得父母很棒。
她的同桌還告訴他的父母,他要自殺。他的父母怒罵他,他的母親一邊哭一邊扇著她的臉。同樣的父母,但方式不同。相信女孩同學的父母對孩子的所作所為,只會讓她和孩子走得更遠。成功的育兒是指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也愿意與父母交談。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可以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可以傾聽的父母,也懂得教導。
你每天對你的孩子說什么?
“做一些閱讀,做不完作業(yè)別讓我看見你出去玩。”
“看看隔壁的XXX,你連腳后跟都不比人家好。”
“如果我發(fā)現你戀愛了,我會打你的腿。”
“考這個成績?自己都不知道丟人嗎?”
都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但請記住,陪伴不是說教,不是嘮叨,不是放縱,陪伴是傾聽,是交流,是理解。如果你的陪伴就像監(jiān)獄和牢籠,陪伴越多,孩子就越叛逆。真正的溝通就像最親密的朋友:我了解你的一切,我接受你的壞脾氣。
家長們醒醒吧!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聽你的話,你首先要讓孩子在情感上接受你。
(2)了解孩子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
前段時間,有一位父親教女兒如何與男孩相處。
首先,父親是理解女兒的,男孩長得帥,是一個成績優(yōu)秀、人緣好、能力強的學生,誰不喜歡呢?父親給了女兒各種各樣的小竅門,但沒有那么多小竅門,也是為了提高女兒的各種素質。他讓她減肥,學習音樂,閱讀文學經典。最后,當然,女兒沒有影響她的成績,順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試想一下如果父親罵了女兒怎么辦?一些總是高高在上的父母,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從不信任自己的孩子。總覺得他不說教,不打罵,孩子就會變壞。
但這就是這個世界奇妙的事情。你越是擔心他變壞,他就越會學壞。因為即使是孩子也討厭被永遠壓抑和定義。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教育心理和思想,進而制定出一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別人提出的建議和例子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但不一定都適用。成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但充滿了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很多挑戰(zhàn)。正是因為這些挫折,才很少有人成功。努力成為你希望孩子成為的那種父母。崇高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心靈的沃土,它不會自動開花結果,還需要“陽光和雨水”才能成為有用的素材。
孩子為什么厭學?
第一,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只關注孩子物質方面和金錢方面的滿足,而沒有關注孩子精神人格的成長。
人的成長分為物質人的成長和精神人的成長。物質人是指一個人的身體特征、身高、體重、外貌等。精神人是指一個人的精神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父母每天為孩子洗衣服做飯,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不怕冬冷夏熱,選學校選老師選重點班,冒風雨送孩子補課,不顧時間和金錢的代價,這些都是物質人的范疇。而真正讓孩子長大的,是他的精神人格。父母在這方面,卻沒有給孩子重視。
精神人格的培養(yǎng)包括: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自信、責任感;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寬容豁達的做事能力;培養(yǎng)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感恩的心;培養(yǎng)孩子直面困難和挫折的勇氣,永不言敗的精神;和欣賞他人,良好的溝通能力等等。
精神人格的成長,是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才能讓孩子成才。
第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但方式錯誤。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希望孩子成為自立、上進、優(yōu)秀的學生,但在輸出方式上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卻是錯誤的。
給予孩子精神滋養(yǎng)的正確方式是欣賞,但家長反其道而行之,給予孩子嚴厲的批評。
家長想:我挑了孩子的毛病,孩子變了,孩子不是就進步了嗎?你知道嗎,父母越是批評孩子,孩子越反感,越失去學習的動力,越學越累,最后甚至放棄學習。
上一篇:孩子早戀怎么教育好
下一篇:小孩子脾氣很暴躁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